[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偏瘫患者行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1839.5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赵刚;庞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400026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偏瘫 患者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骨骼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偏瘫患者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偏瘫患者单侧下肢行动不便,目前缺乏辅助偏瘫患者行走的外骨骼装置。发明专利CN203954118U提出了一种人体单侧下肢外骨骼装置,该方案包括腰部绑套、控制按钮及各关节支杆和关节电机,但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该方案依赖于控制按钮,当病人手指运动不受控制或出现非自主颤动时,则该装置可能出现使用不便或误动作的情况,对病人带来困扰;2、辅助行走耗能大,该方案采用设置在腰部绑带上的电池供能,现在还没有以该方案体量大小的电池能提供所需耗能的容量,使得单次用电能提供行走辅助的距离相当有限;3、装置固定在腰部,在行走时难以与上身动作协调,对于协调性较差的患者在使用时存在导致其摔跤的隐患;4、结构长度固定,不能调节,由于不同的人存在腿部长度及比例的区别,增加了匹配难度,也存在着舒适度方面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辅助行走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控制及使用的辅助偏瘫患者行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偏瘫患者行走装置,包含控制装置、用于绑缚肢体并带动肢体动作的绑定装置以及与绑定装置机械连接并驱动其实现行走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绑定装置包含躯干绑定结构,大腿绑定结构与小腿绑定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含髋关节驱动机构、膝关节驱动机构,其中髋关节驱动机构连接在躯干绑定结构与大腿绑定结构之间,膝关节驱动机构连接在大腿绑定结构与小腿绑定结构之间;驱动结构的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包含脑电控制模块和/或语音控制模块。
本发明通过脑电控制、语音控制方式实现对行走动作的控制,相比按钮控制方式更为方便,易于使用,而采取的躯干绑定结构能够帮助患者在行走时找到腿部与身体的协调感,降低了在辅助行走过程中使得患者摔跤的几率,从而便于提高患者的行走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辅助偏瘫患者行走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支撑帽1,躯干保护壳2、大腿保护壳10、小腿保护壳8与行走鞋6;躯干保护壳2的内壁与人体躯干的侧部匹配适贴,躯干保护壳2的横截面呈弧形,弧形长度在患者躯干周长的1/4~1/2之间,其整体高度不大于患者腋窝至腰部髋骨之间的最小长度值;躯干保护壳2的结构设计使其对躯干保持了足够的作用面积,同时也兼顾了穿戴的方便性;在躯干保护壳2的纵向端面固定连接有躯干绑带4,用于实现躯干保护壳2的穿戴与拆取,并在穿戴时使躯干保护壳10能贴紧绑定在患者身体上;大腿保护壳10的内壁与人体大腿的侧部匹配适贴,其整体高度小于患者大腿长度,在大腿保护壳10的纵向端面固定连接有大腿绑带3,用于实现大腿保护壳10的穿戴与拆取,并在穿戴时使大腿保护壳10能贴紧绑定在患者大腿上;;小腿保护壳8的内壁与患者小腿的侧部匹配适贴,其整体高度小于小腿长度,在小腿保护壳8的纵向端面固定连接有小腿绑带5,用于实现小腿保护壳8的穿戴与拆取,并在穿戴时使小腿保护壳8能贴紧绑定在患者小腿上;在躯干保护壳2的下端中部与大腿保护壳10的上端中部连接有髋关节驱动机构11;在大腿保护壳10的下端中部与小腿保护壳8的上端中部连接有膝关节驱动机构9;在小腿保护壳8的下端中部与行走鞋6的侧部连接有踝关节驱动机构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步态相位自解锁的被动式体重支撑外骨骼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