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CC抑制剂药物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23740.2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燕立波;沈秋华;金永华;李佼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C07D33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c 抑制剂 药物 关键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ACC抑制剂药物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乙酰辅酶A羧化酶(简称ACC)通过催化乙酰辅酶A与丙二酰辅酶A的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的一系列反应而逐步合成各种饱和脂肪酸。ACC抑制剂是能够抑制ACC的活性,从而阻断脂肪酸合成过程的物质。因此,该类物质常用于治疗人类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脂质血症等疾病。
专利US2015203510A1保护了一种噻吩并嘧啶衍生物的ACC抑制剂,该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的代谢综合症方面具有疗效,此外对植物、寄生虫及细菌中的ACC酶也有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Ⅰ被认为是该物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专利US2015203510A1中公开的合成化合物Ⅰ的方法是使用以下起始原料和路线,经过Gewald氨基噻吩反应、酰胺合成、闭环、碱解、脱羧、溴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Ⅰ;该反应路线长,总收率低仅为8.3%,并且还使用到醋酸银等贵金属原料,合成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CC抑制剂中间体的新合成方法,经过Gewald氨基噻吩反应、酰胺合成、闭环、溴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Ⅰ。在起始原料的选择上用丙酮代替原始原料乙酰乙酸乙酯,可以有效避免在噻吩环上引入甲酸乙酯取代基,从而不需要甲酸乙酯基的碱解步骤,同时也就不需要下一步的脱羧基反应,该工艺反应流程缩短,路线稳定安全,目标产物的收率明显提高,收率达到13%以上,原料采用丙酮,价格便宜。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
1)以氰基乙酸乙酯、丙酮和硫磺为原料反应得到中间体式(II)化合物;
2)将步骤1)中制得的中间体式(II)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三光气,滴加三乙胺在-5 ~5℃反应后再加入原料2-甲基-2-氨基丙酸叔丁酯盐酸盐,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式(Ⅲ)化合物;
3)将步骤2)中制得的中间体式(Ⅲ)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成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氢化钠,发生闭环反应,得到中间体式(Ⅳ)化合物;
4)将步骤3)中制得的中间体式(Ⅳ)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成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滴加溴素,发生溴化反应,得到产物中间体式(Ⅰ)化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氰基乙酸乙酯、丙酮和硫磺的投料摩尔比为0.8~1.2:1:1,反应温度为50~70℃,催化剂和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催化剂为吗啉或乙二胺;所述的溶剂为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
步骤2)中,所述的2-甲基-2-氨基丙酸叔丁酯盐酸盐、中间体(II)、三光气与三乙胺的投料摩尔比为1:1:1:3~5;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
步骤3)中,所述的氢化钠与中间体(Ⅲ)的投料摩尔比为2~4: 1,体系回流反应;所述的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
步骤4)中,所述的醋酸钠、溴素与中间体(Ⅳ)的投料摩尔比为1~3:1:1,反应温度为20~25℃,溶剂中反应;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
向2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丙酮(200g,3.444mol,1eq),氰基乙酸乙酯(389.5g,3.444mol,1eq),硫(110.4g,3.444mol,1eq),无水乙醇400ml,搅拌,升温至内温30℃,控温30~40℃滴加吗啉(300g,3.444mol,1eq),滴加完毕,升温至60℃,保温反应5h,TLC检测(EA:PE=1:3),至原料反应完全,停止反应,降温到30℃左右,将反应液倒入2L水中,有固体析出,搅拌15min,过滤,滤饼用200ml50%乙醇水溶液淋洗,50℃鼓风干燥4h,得到黄色固体Ⅱ:454.2g,收率:71.2%;将黄色固体Ⅱ进行核磁检测,1H-NMR(500MHz,CDCl3):δ 7.25(s,2H),6.53(s,1H),4.14-4.19(q,2H),2.12(s,3H),1.28-1.25(t,3H)。
步骤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