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铸造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88963.X | 申请日: | 2017-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2;B22C9/12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钟声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毂铸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现有轮毂的制造,通常先采用铸造轮毂的毛坯件,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而成;现有轮毂铸件在其铸造的过程中存在着:其毛坯件精度低及其砂型易裂,从而影响铸件成品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毂铸造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轮毂铸造,其毛坯件精度低及其铸型易裂,从而影响铸件成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轮毂铸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与轮毂外形一致的模样;
B、将所述模样固定于混砂机上进行两箱造型,制成其型腔与所述模样一致的砂型;其中:所述模样与所述砂型合模时的间隙为6.8mm;
C、制备与所述轮毂芯孔一致的芯盒;将芯砂注入所述芯盒的芯腔中制成砂芯;其中:所述砂芯与所述芯盒合模时的间隙为4.5mm;
D、对所述砂型与所述砂芯合模后的铸型进行第一次高温焙烧,温度780摄氏度,时间19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保持3.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高温焙烧,温度930摄氏度,时间24钟,再冷却至常温定型;
D、保持所述铸型温度为790摄氏度,将浇铸液注入所述铸型的型腔中,然后用水冷却定型;
E、待浇铸液凝固后进行脱模,脱模后进行表面清理,即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模样与砂型合模时的间隙为6.8mm;砂芯与芯盒合模时的间隙为4.5mm;提高了毛坯件的精度;
2、由于铸型进行了二次高温焙烧和冷却的过程,在防止其裂化的前提下,有效增强了铸型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这种轮毂铸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与轮毂外形一致的模样;
B、将模样固定于混砂机上进行两箱造型,制成其型腔与模样一致的砂型;其中:模样与砂型合模时的间隙为6.8mm;
C、制备与轮毂芯孔一致的芯盒;用混砂机将芯砂注入芯盒的芯腔中制成砂芯;其中:砂芯与芯盒合模时的间隙为4.5mm;
D、对砂型与砂芯合模后的铸型进行第一次高温焙烧,温度780摄氏度,时间19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保持3.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高温焙烧,温度930摄氏度,时间24钟,再冷却至常温定型;
D、保持铸型温度为790摄氏度,将浇铸液注入铸型的型腔中,然后用水冷却定型;
E、待浇铸液凝固后进行脱模,脱模后进行表面清理,即得。
该方法由于模样与砂型合模时的间隙为6.8mm;砂芯与芯盒合模时的间隙为4.5mm;提高了毛坯件的精度;同时铸型进行了二次高温焙烧和冷却的过程,在防止其裂化的前提下,更增强了铸型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碎茶自动量杯式充填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粉料混合袋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