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无人艇协同的水上飞机降落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6334.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宏;彭艳;姚骏峰;李小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协同 水上飞机 降落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无人艇协同的水上飞机降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艇定位模块、无人艇环境感知模块、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无人艇激光模块、通信模块和水上飞机视觉感知模块;所述的无人艇定位模块、无人艇环境感知模块、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无人艇激光模块均安装在无人艇(1)上,所述的通信模块分别安装在无人艇(1)上和水上飞机(10)上,所述水上飞机视觉感知模块安装在水上飞机(10)上;所述的无人艇定位模块由GPS定位单元(2)和惯导单元(5)组成,用于对无人艇的定位和姿态控制;所述无人艇环境感知模块由摄像头单元(4)、激光雷达单元(6)和声呐单元(9)组成,用于感知水面和水下的环境情况,确保水上飞机(10)的降落跑道安全可靠;所述的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是根据各无人艇(1)反馈的环境信息建立水面跑道的控制系统,运行算法指挥各无人艇(1)运动到指定位置完成水面跑道的建立;所述的无人艇激光模块由激光发射单元(7)和激光接收单元(8)组成,用于生成水上飞机(10)的水面跑道;所述的通信模块由天线单元(3)组成,用于无人艇(1)上和水上飞机(10)的通讯;水上飞机视觉感知模块位于水上飞机(10)上,用于检测水面跑道的具体位置信息。
2.一种基于多无人艇协同的水上飞机降落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无人艇协同的水上飞机降落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01,无人艇群接收任务指令:无人艇群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水上飞机(10)降落任务,确定该任务执行环节周围的四艘无人艇(1)执行该任务;
S02,无人艇群感知环境信息:指定的各无人艇(1)利用自带的GPS定位单元(2)运动到指定区域,通过摄像头单元(4)、激光雷达单元(6)和声呐单元(9)组成的无人艇环境感知模块进行环境信息的获取,并将获取到的该区域的环境信息通过天线单元(3)传至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用于其判断和决策;
S03,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判断该区域能否降落: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根据各无人艇(1)上传的环境信息判断该区域能否降落,若该区域不能降落,则无人艇群继续搜索确定能够降落的区域;若该地域所有区域都不能降落则返回不能降落的信息;
S04,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生成跑道信息: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根据各无人艇(1)上传的环境信息运行算法计算出能够降落的跑道信息,用于水上飞机的降落;
S05,无人艇群运动到指定位置:无人艇群根据无人艇协同控制模块生成的跑道信息,利用自带的GPS定位单元(2)运动到指定的位置,同时利用惯导单元(5)调整自身姿态,为生成水面跑道做好准备;
S06,无人艇(1)发射激光形成跑道光柱:无人艇(1)达到指定位置后,由激光发射单元(7)发射激光光束至另一艘无人艇(1)的激光接收单元(8),至少两艘无人艇(1)形成一条激光束作为跑道的一侧,至少四艘无人艇(1)能够形成水面降落跑道的两侧;
S07,无人艇(1)发送降落指令至水上飞机(10):水面跑道确定后无人艇(1)发送能够降落的指令给水上飞机(10),告知水面跑道已经建立成功,准备降落;
S08,水上飞机视觉感知模块确定跑道信息:水上飞机(10)接收到降落的指令后启动水上飞机视觉感知模块,对该区域的水面激光跑道进行感知,确定水面跑道的具体位置信息,准备降落;
S09,水上飞机(10)顺利自主降落,结束任务:水上飞机(10)和水面跑道一切准备就绪后,水上飞机(10)顺利安全降落,任务完成,各无人艇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63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