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支承的径向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65591.9 | 申请日: | 2017-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杜东源;张斌;王强;陈涛;刘竟成;高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静压 双重 支承 径向 轴承 | ||
1.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底座顶面中部设有两端设在轴承底座两个平行立面上的半圆柱形上开口槽,该上开口槽中间部分设有间断的再向下凹进的条形凹槽即进油槽A,每个完整槽内设有一个进油孔B,通过轴承底座内部的油路与进油孔D相连,在该上开口槽中间部分还设有与进油槽A并列的整体再向下凹进的凹槽即回油槽A,轴承底座与轴承上盖由螺钉相连,轴承上盖底面中部设有与轴承底座上开口槽对应的两端设在轴承上盖两个平行立面上的半圆柱形下开口槽,该下开口槽中间部分也设有间断的再向上凹进并与轴承底座进油槽A对应的条形凹槽即上进油槽B,中间完整槽内设有一个进油孔C,在该下开口槽中间部分还设有与上进油槽并列的整体再向上凹进并与轴承底座回油槽A对应的凹槽即回油槽B,该回油槽内设有回油孔B,所述轴承上盖与轴承底座相连,两者的两个半圆槽孔组成一个两端为开口内径不等的圆柱腔,在两端的开口上各设一个与其对应的环形端盖,其通过螺钉分别与轴承上盖和轴承底座相连,在轴承上盖与轴承底座组成的圆柱腔内设有外周面与其对应的定子,该定子有一个中空的圆柱基体,其内周面上设有与母线平行的8个径向均布的凸块即磁极,每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为弧面其面积大于磁极其他部分的截面且相邻两磁极向心自由端面间距≥漆包线圈厚度,在每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上各设一个口字形凹槽即静压支承腔,静压支承腔中部的端面上各设一个径向通孔即进油孔A,在两个磁极之间的基体上设有径向通孔即回油孔A,其与轴承上盖的回油槽B对应,另在定子4对磁极之间的端面上还设有4组中心线与定子轴线平行的通孔,所述8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通过导磁套与转子轴相连,该转子轴两端分别穿过端盖和骨架密封位于轴承座外;在定子每个磁极上各套一个漆包线圈,8个磁极采用NSSNNSSN方式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NSSNNSSN方式分布即相邻磁极为一对,每对中一个为N极另一个为S极,并且相邻的两对其相邻的两磁极极性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该8个漆包线圈有2种缠绕方式,通电后会使线圈内的磁极分别为N极或S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底座进油槽两侧各设一个密封件槽,同时在轴承上盖进油槽两侧各设一个与轴承底座密封件槽对应的密封件槽,在轴承底座和轴承上盖对应的两密封件槽内各设一个O型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在端盖与轴承上盖及轴承底座之间设有环形骨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设在轴承底座和轴承上盖上的进油孔或出油孔上均设有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静压双重支承径向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底座的进油槽A与轴承上盖的进油槽B两者中间各设一个完整的进油槽,两侧各设半个进油槽,组合在一起的轴承底座和轴承上盖其上下两个半进油槽即成为两个完整进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5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混合锥形径向磁轴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滑动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