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产品混工艺产线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12557.5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於芳萌;绍新宇;刘宇;陈哲;李世平;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创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物料信息 产线 料盘 生产线控制系统 抓取 发送 自动化系统 加工设备 加工信息 生产效率 生产要求 视觉设备 物流小车 周边物料 多品种 小批量 在制品 放入 个性化 写入 指令 移动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产品混工艺产线工作方法,其通过MES系统进行物料派工,发送加工信息给RFID设备和生产线控制系统,视觉设备识别周边物料,并控制机械手将该物料放入一个写入该物料信息的料盘内,再经AVG物流小车移动至生产线,生产线RFID识别料盘的RFID芯片以识别该物料信息,然后,生产线周边的机械手根据MES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抓取物料至若干个加工设备加工,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实现混产品混工序的生产,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产品混工艺产线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金属加工主要由人工操作CNC设备,人工作业劳动量大、品质效率低且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故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采用自动化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生产。
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由于无法做到产品的信息化识别,只能初步实现单产品单工序的自动化生产,难以应对目前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产品混工艺产线工作方法,能实现混产品混工序的生产,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要求。
一种混产品混工艺产线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MES系统进行物料派工,发送加工信息给RFID设备和生产线控制系统;
第二步,视觉设备识别周边物料;
第三步,RFID设备将识别出的物料信息写入到一个料盘的RFID芯片内;
第四步,机械手抓取所述物料放入相应的所述料盘内,再放置于AVG物流小车上;
第五步,AVG物流小车根据MES指令信息将料盘运送至相应的生产线;
第六步,生产线RFID识别所述料盘的RFID芯片信息,判定所述料盘内的物料是否属于该生产线加工;
第七步,当判定为属于该生产线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根据所述MES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控制机械手抓取所述物料,并送至第一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第八步,当第一加工设备加工完成后,机械手取下所述物料,放置料盘内,生产线控制系统判断MES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是否结束,指令未结束,控制机械手抓取所述物料,并送至第二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第九步,当第二加工设备加工完成后,机械手取下所述物料,放置料盘内,生产线控制系统判断MES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是否结束,指令结束,得到产品;
第十步,机械手将料盘移至下料流水线,产品被回收,料盘的RFID芯片内信息清空。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设备和所述第二加工设备为CNC设备或加工中心。
优选地,所述物料放置于所述料盘中间位置,方便机械手取放物料。
优选地,所述RFID芯片位于所述料盘侧面,方便RFID芯片内信息读取。
优选地,MES系统与RFID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通讯。
优选地,MES系统与生产线控制系统之间有线或无线通讯。
优选地,所述AVG物流小车底部的轨道连通至若干条所述生产线周边位置,使得机械手能够取放所述AVG物流小车的物料放入生产线上的第一加工设备、第二加工设备内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实现混产品混工序的生产,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创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中创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2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