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04926.6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张泽乾;张鑫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短程 硝化 耦合 厌氧氨 氧化 工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填充聚氨酯海绵的SBBR反应器,载体填充率控制在50%~60%;
(2)、SBBR反应器运行前,首先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反应器启动;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通过排泥挂膜法接种到生物载体填料上,经过闷曝和间歇小流量进水,进水为不含COD的高氨氮废水,并通过氮源及磷源投加控制N/P比为5:1~8:1;培养成熟时生物膜MLSS:2.5~3g/L,此时氨氮去除率为65~70%,亚硝酸盐积累率85%以上,培养时间需要10~20d;
(3)、之后,SBBR反应器采用进水-曝气反应-排水的运行方式,1天运行1~2个周期,换水比1/3~1/2;
(4)、在稳定运行过程中,由调节水箱通过蠕动泵向SBBR反应器逐步加入COD原水,使C/N比从0逐步提高到2~5,维持15~20个反应周期;
(5)、之后,采用实际含氮有机废水作为进水,COD:600~1200mg/L;氨氮:250~400mg/L;反应过程中通过恒温棒控制SBBR反应器内水温25±1℃,控制进水pH 7.7~8.0;
(6)、通过空气流量计调节曝气量,初始曝气量为50mL/min,采用逐步增加曝气量的方式增加DO,每次增加量为30~50mL/min,维持时间为6~20个反应周期;最终将曝气量控制在220~320mL/min,此时DO控制在0.8~1.5mg/L,ORP控制在120~220mv;
(7)、达到目标工艺所需要100~140个反应周期,最终出水氨氮在20~30mg/L,出水亚硝氮和硝氮均在10mg/L以下,总氮去除率在80~85%,COD去除率9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填料为高分子合成亲水性聚氨酯生物填料,边长2.5cm,并经过氧气、氢气双重爆炸而成,孔径2~7mm,并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氮源为氯化铵、硫酸铵或尿素;磷源为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水15min,曝气反应时间控制在11.5~23.5h,排水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COD原水为添加葡萄糖或乙酸钠或甲醇小分子有机物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9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