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95119.2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程仁策;吕正风;张华;孟凡林;孙学明;罗杰;陶志民;王志刚;白静;李惠东;辛涛;余鑫祥;阎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10;C22C1/06;C22F1/047;C23C22/05;C23C22/78;C21D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铝合金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铝合金内板原料在720-760℃的条件下熔炼成熔体,通过多级联合熔体净化步骤对所述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所述熔体在700-710℃的条件下浇注成铝合金铸锭,并将所述铝合金铸锭进行多次轧制处理;所述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0-0.1%的Si、0.16-0.2%的Fe、0-0.05%的Cu、0.18-0.24%的Mn、4.5-4.8%的Mg、0-0.1%的Cr、0-0.2%的Zn、0-0.1%的Ti,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双级均匀化处理,将所述铝合金铸锭升温至500-560℃,保温1-3h,再在470-490℃的条件下保温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轧制处理包括热轧处理、冷精轧处理和冷轧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处理是将所述铝合金铸锭以多道次连轧的方式热轧至厚度为2-4mm的铝合金卷,终轧温度为330-350℃;所述冷精轧处理是在所述热轧处理之后进行的,将所述铝合金卷以多道次连轧的方式冷轧至1-1.2mm;所述冷轧处理是在在所述冷精轧处理之后进行的,将所述铝合金卷冷轧至0.81-0.8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中间退火处理,所述中间退火处理是在所述冷精轧处理和所述冷轧处理之间进行的,所述中间退火处理的制度为:在300-330℃下保温1.5-2.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电火花毛化处理(EDT),所述电火花毛化处理是在所述冷轧处理的最后一个道次轧制时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连续退火处理,将经所述电火花毛化处理后的铝合金板材在465-560℃下保温时间为10-30s,并拉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清洗处理,所述清洗处理包括预清洗、碱洗和酸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Ti/Zr钝化处理,所述Ti/Zr钝化处理是在40-60℃、线速度为39-43m/min、钝化液喷淋压力1.0-2巴的条件下进行的,钝化后形成的Ti/Zr钝化膜重:2≤Ti≤8mg/m2。
10.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其特征在于,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是由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备而成的,并且所述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内板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0-0.1%的Si、0.16-0.2%的Fe、0-0.05%的Cu、0.18-0.24%的Mn、4.5-4.8%的Mg、0-0.1%的Cr、0-0.2%的Zn、0-0.1%的Ti,余量为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1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