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以及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2129.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44 | 分类号: | G01N3/4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样 方法 以及 硬度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度测试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以及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钢球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其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矿山、冶金等领域,尤其是在精密工业应用很广泛。钢球是轴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轴承行业使用最多的滚动体,钢球的质量直接影响轴承质量。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常常需要特殊材质的钢球,来完成不同环境下所要求达到的功能。因此,钢球的质量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钢球质量的判定通常需要测定其硬度,对钢球的硬度进行测试时,由于受钢球的球形形状所限,一般需要采用线切割的方式来制取钢球试样,但是经线切割加工后的钢球试样,表面通常会后凹凸不平的加工痕迹,试样表面还有油脂,达不到硬度试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其能够将第一磨制面磨制平整、光滑,符合硬度测试要求,且试验面的粗糙度较小,能够较精确地对钢球试样进行洛氏硬度测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对上述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得到的钢球试样进行洛氏硬度测试,其测试结果精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对加工有相对的第一磨制面和第二磨制面的钢球进行打磨的步骤;打磨钢球的步骤包括:对第一磨制面和第二磨制面分别进行磨制;对第一磨制面进行多次磨制后形成试验面,第一磨制面进行多次磨制中,后一次磨制第一磨制面的磨粒粒度小于前一次磨制第一磨制面的磨粒粒度;以及对第二磨制面进行磨制形成支撑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对上述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得到的钢球试样进行洛氏硬度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通过对第一磨制面进行多次磨制,且后一次磨制的磨粒粒度小于前一次磨制的磨粒粒度,第一次磨制时为较大粒度的磨粒,可将第一磨制面上凹凸不平的波浪纹磨掉,且磨制得会较快;但是因为磨粒的粒度较大,因此第一磨制面的粗糙度也较大一些。然后经过第二次磨制,第二次磨制的磨粒粒度小于第一次磨制的磨粒粒度,经过第二次磨制后,能把第一次磨制时留下的磨痕磨掉,第一磨制面的粗糙度会磨制得更小,第一磨制面也会更平整。接着进行第三次、第四次以及更多次的磨制,因为后一次磨制的磨粒粒度小于前一次磨制的磨粒粒度,经过多次磨制后,第一磨制面会越来越平整,越来越光滑。第二磨制面为钢球的支撑面对应的面,磨制时只需保证一定的平整度即可。
一种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因用上述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得到的钢球试样试验面平整、光滑,符合洛氏硬度测试的标准,因而硬度测试的结果准确、精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以及钢球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钢球试样的制样方法,对加工有相对的第一磨制面和第二磨制面的钢球进行打磨的步骤;打磨钢球的步骤包括:对第一磨制面和第二磨制面分别进行磨制;对第一磨制面进行多次磨制后形成试验面,第一磨制面进行多次磨制中,后一次磨制第一磨制面的磨粒粒度小于前一次磨制第一磨制面的磨粒粒度;以及对第二磨制面进行磨制形成支撑面。
硬度测试是衡量工件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而洛氏硬度测试是靠硬度计实现的,如果背测工件本身存在问题,测试中则会产生误差,这会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利用线切割的方式对钢球进行切割,加工后的钢球包括相对的第一磨制面和第二磨制面。在进行洛氏硬度测试时,对试验面的粗糙度和平整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试验面表面粗糙,会造成测试高硬度(淬火件)值偏高,低硬度(调质件)值偏低。试验面表面凹凸不平,硬度测试值会高低变化,每个测试位置得到的测试结果会相差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