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降温换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31597.7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坚;贺益中;张军;彭光军;张剑;郑妍;郭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8;F23J15/02;B01D53/80;B01D53/73;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燃煤 电厂 白色 降温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一种消除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降温换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脱硫浆液降温系统、烟气换热系统和烟气降温系统。脱硫浆液降温系统通过设置在脱硫浆液塔内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介质与脱硫浆液的换热,降低浆液温度,低温浆液通过脱硫塔内的喷淋层进入塔内与烟气逆流接触,降低排烟温度;烟气换热系统通过设置在脱硫塔入口和出口的换热器,实现脱硫塔进出口烟气换热,降低入口烟气温度,同时提高出口排烟温度;烟气降温系统通过设置在脱硫塔入口烟道上游的换热器,实现入口烟气的降温和余热利用。三个系统共同控制,充分对脱硫塔排烟温度和湿度进行深度调整,回收脱硫塔尾部烟气中的水分,同时保证烟囱出口烟气的抬升高度,消除电厂烟囱出口的白色烟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塔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塔消除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降温换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背景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由于进入湿式脱硫塔的烟气温度较高,其热量会将脱硫浆液中的水分蒸发,随烟气最终排入大气,造成水分的损失。同时,由于脱硫塔出口烟气中含有大量水分,会造成在烟囱出口处出现白色烟羽。其次,脱硫塔出口排烟温度较高,大量的烟气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能量浪费,降低了能量利用效率。此外,在湿式烟气脱硫塔中,当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过高时,一方面会增强烟气中二氧化硫对脱硫塔入口烟道的腐蚀作用,增加相应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烟气温度过高会增大脱硫塔的烟气处理量,降低烟气停留时间,降低脱硫塔脱硫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一般是在通过在脱硫塔烟气出口设置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通过换热器实现烟气与冷媒介质之间的换热,在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烟气中的绝对含湿量,实现烟气中水分的回收。
现有的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单独在脱硫塔烟气出口设置换热器,为实现有效水分回收,需要将大量的冷媒介质如除盐水等通过水泵提升至烟气出口,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运行成本较高;
2.仅能对排烟温度进行单向调整,调整能力十分有限,无法针对电厂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深度调节,从烟气中回收的水分无法直接回到脱硫塔;
3.在降低排烟温度回收水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排烟温度过低,烟囱内的烟气抬升高度不同;
4.仅针对尾部烟气进行降温,无法针对整个脱硫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控制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降温换热系统,解决脱硫塔排烟温度过高,脱硫塔内水分损失过大,并造成烟囱出口出现白色烟羽的问题;并解决脱硫塔排烟温度过高,烟气余热大量被浪费的问题,从而保证电厂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节能增效;并解决烟气温度过高,烟气中二氧化硫对脱硫塔入口烟道的腐蚀作用的问题;还解决烟气温度过高,增大脱硫塔内的烟气处理量,降低烟气停留时间,降低脱硫塔脱硫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降温换热系统,包括脱硫塔和脱硫浆液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脱硫塔入口烟道,顶部设有脱硫塔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降温系统、烟气换热系统和脱硫浆液降温系统;
所述烟气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脱硫塔入口烟道内的烟气换热器HT、与烟气换热器HT的进水口相连接的进水管一、与烟气换热器HT的出水口相连接的出水管一以及水箱一;所述水箱一的底部与进水管一连通,顶部设水箱进水管一与上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一上设有水泵一;
所述烟气换热系统包括设置在脱硫塔入口烟道内的烟气换热器H1、设置在脱硫塔出口烟道内的烟气换热器H2、连接烟气换热器H1和烟气换热器H2的循环水管、设置在循环水管上的循环水箱以及循环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