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11936.5 | 申请日: | 2017-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迟美丽;顾志敏;贾永义;王雨辰;程顺;刘士力;蒋文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A01K63/00;A01G31/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川 沙塘鳢 养殖 方法 | ||
1.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生态养殖模型
A-a)、配备多个养殖池,并给每个养殖池安装充氧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再给每个养殖池及其充氧系统和给排水系统进行消毒,消毒后洗净;
A-b)、选取河川沙塘鳢幼鱼,依据幼鱼体长分为若干组,将若干组幼鱼分别养殖于步骤a)中的多个养殖池内,每个养殖池的水深维持在50~70cm;
A-c)、选择青虾作为河川沙塘鳢幼鱼的活饲料,并将青虾与河川沙塘鳢幼鱼一同混养于所述的养殖池内;
A-d)、在每个所述的养殖池内加入富含小球藻和轮虫的藻液,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养殖池内放入供沙塘鳢和青虾栖身的管件;
B)、具体养殖管理
捞出多余水生植物,保证水面覆盖面积不超过80%;为合理控制水质,每隔1~2天投喂青虾饲料1次,每5~7天检测水质一次,每2~4天换水1/4~1/2并进行吸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塘鳢幼鱼的体长为25mm~45mm;青虾的规格为体长25.17±3.10mm,体重0.29±0.11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河川沙塘鳢幼鱼的体长分为三组,其中小鱼组30mm以下,中鱼组30mm~35mm,大鱼组35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池内的水为过滤的池塘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沙塘鳢幼鱼分组时,还要保证单位水体内沙塘鳢幼鱼的体重一致,即每组总体重差在2g/m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沙塘鳢幼鱼分组时,还要保证单位水体内沙塘鳢幼鱼的体重一致,即每组总体重差在1.5g/m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选自水花生、水浮莲和浮萍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为8~12个长15cm~45cm直径5cm~15cm的圆柱状塑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玻璃钢养殖池,规格为190cm×160cm×10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川沙塘鳢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体重比计,所述青虾的投养量为沙塘鳢幼鱼量的5~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七彩鲑与虹鳟亲鱼的同步成熟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