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布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29945.X | 申请日: | 2017-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欧汇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4;B66B5/08;B66B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88 | 代理人: | 李珊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意外 移动 安全 保护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电梯市场中,客户要求安全和舒适并行的时代,保证电梯安全舒适稳定运行是电梯厂家的社会责任,目前所有电梯防止轿厢意外移动检测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由单独的检测系统检测电梯轿厢在门没有关闭和在开门区域内移动后触发制停系统进行制动或周期性的对制动力进行自监测。
根据国标中的定义轿厢意外移动(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可以看出:
①开锁区域内;
②开门状态下;
③无指令离开层站;
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了才可能会发生事故。
在实际应用中在制动器失灵、曳引力减小或消失、控制系统失效、操作人员的失误等情况下非常容易使以上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从而引发事故。其中①和②的条件是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是必须存在的,只有阻止条件③的形成才能阻断这个事故链的形成,从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新装电梯一般都自带有配套的检测和提拉装置,而对于老旧电梯则不然,此类老旧电梯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一轿厢1,所述的轿厢连接有曳引对重机构2和设于轿厢一侧的导向机构3,由于安装年限长,安全结构存在隐患,而且老旧电梯的保有量巨大,如何使老旧电梯具有新的安装保护措施,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是业内长期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老旧电梯的原有结构布设新的安装保护机构、提高老旧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的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布置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井道内位于轿厢上与导向机构相对的一侧设置第二提拉装置;
S2、在第二提拉装置上设置限速器;
S3、在电梯曳引对重机构上设置一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并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与限速器进行连接传动,限速器检测轿厢的移动行程,当轿厢的移动形成大于限速器的检测范围时,限速器驱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停止电梯曳引对重机构工作,使轿厢刹停。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1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S1-1、在电梯机房内设置上转轮;
S1-2、在电梯井道底部设置下转轮;
S1-3、在上转轮和下转轮上安装提拉钢绳;
S1-4、将轿厢安装于提拉钢绳上。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2为将所述的上转轮为限速器的测速轮。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4、下转动轮处设有底坑涨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1-4中,轿厢通过一上梁固定座安装于提拉钢绳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改装老旧电梯时不需要检测触发机构;磨损小、寿命长、后期维护成本低;制停作用点直接作用在轿厢上,更安全可靠。防止电梯轿厢失控坠落蹲底和上升冲天;防止电梯轿厢在门未闭合的状态下离开楼层;防止曳引钢细绳在曳引轮上滑移轿厢产生的意外移动;防止电梯轿厢在门锁短接未复位的状态下快速运行;准确无误的判断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发生;在紧急制动和停电状态下不发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梯的曳引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梯加装保护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井道内位于轿厢上与导向机构相对的一侧设置第二提拉装置4;
S2、在第二提拉装置上设置限速器5;
S3、在电梯曳引对重机构上设置一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6,并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6与限速器5进行连接传动,限速器5检测轿厢1的移动行程,当轿厢1的移动形成大于限速器5的检测范围时,限速器5驱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6停止电梯曳引对重机构2工作,使轿厢刹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欧汇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欧汇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返平层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人的信息输出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