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78396.9 | 申请日: | 2016-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岸雅人;竹森俊之;秋元俊孝;竹本刚太郎;伊藤瑛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电极 栅电极 侧壁 半导体装置 高电阻区域 电气连接 浪涌电压 两端部 电气绝缘区域 栅极绝缘膜 开关损耗 抑制振铃 源极区域 低电阻 源电极 隔开 配置 相夹 失灵 外部 | ||
半导体装置100包括:栅电极126,配置于沟槽122内,并且,在侧壁的部分经由栅极绝缘膜124与p型基极区域116相对;屏蔽电极130,配置于沟槽122内,并且,位于栅电极126与沟槽122的槽底之间;沟槽22内的电气绝缘区域128,在栅电极126与屏蔽电极130之间扩展,并且进一步地沿沟槽122的侧壁以及槽底扩展后将屏蔽电极130从侧壁以及槽底处隔开;以及源电极134,在与n+型源极区域118电气连接的同时从平面看在沟槽122的两端部上与屏蔽电极130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屏蔽电极130具有:高电阻区域130a,从平面看位于沟槽122的两端部上;以及低电阻区域130,位于被高电阻区域130a相夹的位置上。其能够抑制振铃以及浪涌电压、抑制失灵、防止开关损耗的增大、并减轻来自于外部的浪涌电压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被称为栅极屏蔽(Shield Gate)构造的半导体装置已被普遍认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半导体装置900如图23(a)所示,包括:半导体基体910,包含:n+型漏极区域912、n-型漂移区域914、p型基极区域916、以及n+型源极区域918;沟槽(Trench)922,具有:被形成在半导体基体910内,并且与n-型漂移区域914相邻接的槽底、以及与p型基极区域916以及n-型漂移区域914相邻接的侧壁,且从平面上看被形成为条纹(Stripe)状;栅电极926,被配置在沟槽922内,并且在侧壁部分处经由绝缘膜924与p型基极区域916相对;屏蔽电极930,被配置在沟槽922内,并且位于栅电极926与沟槽922的槽底之间;沟槽922内的电气绝缘区域928,在栅电极926与沟槽922的槽底之间扩展,并且进一步沿沟槽922的侧壁以及槽底扩展后使屏蔽电极930从侧壁以及槽底处隔开;源电极934,被形成在半导体基体910的上方,并且将源电极918与屏蔽电极930电气连接;以及漏电极936,与n+型漏极区域912相邻接后被形成。
根据以往的半导体装置900,由于具备被配置在沟槽922内,并且位于栅电极926与沟槽922的槽底之间的屏蔽电极930,所以由于从栅电极926直至沟槽922的槽底的距离就会变长,使栅漏电容CGD(参照图23(b))降低,其结果就是栅充电电流量以及栅放电电流量就会减小,从而能够加快开关速度。另外,由于能够加长从容易引起电场集中的沟槽922的角部到栅电极926的距离,进而,能够通过电气绝缘区域928缓和电场,其结果就是,能够提高耐压。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4790908号公报
然而,通过本发明的发明者的研究,发现以往的半导体装置900,在开关关断(Switch off)时会产生振铃(Ringing)或是高浪涌(Surge)电压。于是,本发明者便想到了使用高电阻屏蔽电极(例如,比源电极和栅电极更高电阻的屏蔽电极)来作为屏蔽电极(参照图3以及图4(a))。这样的话,依靠屏蔽电极较高的内部电阻,就能够在开关关断时缓和漏电极的电位变化,从而,就能够在开关关断时抑制振铃产生的同时,降低浪涌电压(参照图4(b))。
但是,如上述般一旦使用高电阻的屏蔽电极来作为屏蔽电极的话,在开关周期的后半段,由于沿屏蔽电极的布线会产生电位差,因此经由栅源电容CGS栅极电压VGS就会突然升高,从而有容易产生运行错误(自行开启(Self Turn-On))的问题(参照图4(b)中的符号A)。另外,由于开关速度变慢(参照图4(b)),还存在有开关损耗增大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如使用低电阻的屏蔽电极来作为屏蔽电极的话(参照图5以及图6(a)),则由于在开关关断时无法缓和漏电极的电位变化,因此就无法获得抑制振铃的同时降低浪涌电压的效果(参照图6(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8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限且可伸缩的防护帽
- 下一篇:半导体开关元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