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2347.4 | 申请日: | 201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帕特里克·兰德斯贝克;汉娜·凯特泽尔;安娜·米泰恩泽维;迈克尔·坎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扶梯 移动 人行道 支撑 结构 以及 制造 至少 一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1)的方法,其中,该部段(1)包括第一纵梁(2)、第二纵梁(3)和连接支杆(4,5),以及其中,连接支杆(4,5)每一者具有第一端(6)和第二端(7)。在文本中,第一连接点确定在第一纵梁(2)上,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支杆(4,5)的第一端(6)将连接到第一纵梁(2)。用于容纳连接支杆(4,5)的第一端(6)的第一容纳点(8)构建在这些第一连接点处,其中,相应的连接支杆(4,5)的第一端(6)插入第一容纳点(8)中。连接支杆(4,5)分别固定到第一纵梁(2)。本发明还涉及根据上述方法制造的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方法,该方法特别地设计为用于自动扶梯的连续循环阶梯带或者移动人行道的连续循环托板带的布置。这种部段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连接支杆,其中,每一个连接支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背景技术
例如从文献WO 2011/073708 A1或从文献CN 203903754 U获知自动扶梯支撑结构。在许多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中,由作为纵梁和连接支杆的L形钢梁或U形钢梁构成的支撑结构在桁架结构中焊接在一起。这种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这甚至在最大乘客量的全负荷下具体对于确保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安全操作是必要的。这里的缺陷是支撑结构本身的较重的自重。此外,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这种支撑结构的构造是复杂的并且通常涉及较大的劳动花费。而且,需要观察支撑结构的各个部件的尺寸方面(尤其是连接支杆方面)的低制造公差,这进一步增加制造这种支撑结构的成本。
发明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提出解决的问题是改善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方法。有益地,该改善应当可以更经济地制造这种支撑结构或其部段。此外,这种支撑结构应当有益地实现对于基本相同的负载能力具有更轻的自重。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本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方法、以及移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支撑结构。本发明的其他有益特征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描述。
提出的方案想出用于制造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方法,该支撑结构设计为具体用于自动扶梯的连续循环阶梯带或者移动人行道的连续循环托板带的布置,其中,这种部段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连接支杆,以及其中连接支杆每一者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纵梁上确定第一连接点,在该第一连接点处,连接支杆的第一端能够连接到第一纵梁。此外,在第一连接点处构建第一容纳点以用于容纳连接支杆的第一端。容纳点可以具体为容纳开口,例如,该容纳开口在纵梁中钻孔得到或者从纵梁切割得到。具体地,容纳点还可以构建为相应纵梁中的凹部或缺口。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出将连接支杆各自的第一端插入容纳点中。即,容纳点有益地设计为对应于连接支杆的相应端的形状和尺寸,使得连接支杆可以有益地几乎没有空隙地插入容纳点、特别是通过推入而插入。有益地,容纳点和连接支杆的相应端彼此适合使得纵梁的插入容纳点的连接支杆保持在那个容纳点中(特别是在连接支杆不需要额外地被支撑的情况下)。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出,将连接支杆分别固定到第一纵梁。由于连接支杆之前插入第一纵梁的第一容纳点中,所以连接支杆到第一纵梁的固定被有益地简化。此外,各个连接支杆之间的长度差异、特别是各个连接支杆之间几毫米到几厘米的长度差异(上述长度差异可能具体地由制造公差导致)通过在将连接支杆引入容纳点时改变插入深度来均一化。因此,具体地提出较短的连接支杆与较长的连接支杆相比更浅地插入容纳点。
具体地可以通过相应连接支杆到相应纵梁的摩擦锁定、作用力锁定、形状配合和/或一体粘结连接来进行连接支杆到相应纵梁的固定。具体地,提出连接支杆通过插入容纳点就已经被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