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玻璃窗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0574.7 | 申请日: | 2016-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J·维维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郭思宇 |
| 地址: | 比利时卢万***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玻璃窗 | ||
1.一种机动车辆的玻璃窗,包括:
-外部玻璃片材和内部玻璃片材两者,所述外部玻璃片材和所述内部玻璃片材各自相应地包括一个外部面以及一个内部面、并且借助于一个或多个热塑性中间层片材连结,
-至少一个被供电的功能组件,所述至少一个被供电的功能组件被插入在所述玻璃窗的所述片材之间,
-电容式传感器,所述电容式传感器经由用于对由所述电容式传感器发射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单元来控制对所述功能组件的供电,所述电容式传感器还被定位在透明支承件上,所述透明支承件涂覆有同样透明的导电层,在所述导电层中所述电容式传感器由对应于电容电极的第一区域和对应于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屏蔽电极的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开距离A,
-电容式开关,所述电容式开关放置在距所述电容电极距离B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之间的所述距离A等于所述电容式开关与所述电容电极之间的所述距离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窗,其中,电容式开关被定位在所述内部玻璃片材的内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电容式传感器包括形成在所述导电层中由屏蔽电极围绕的电容电极,从每个电容电极和每个屏蔽电极发射的信号引起所述处理单元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限定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通过也形成在所述导电层中的导体在所述透明支承件上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电容式传感器和所述电容式开关被定位在所述内部玻璃片材的所述内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构成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表面积为至多0.1dm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支承件的一侧上的基本上透明的导电屏蔽件,所述导电屏蔽件掩蔽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免受位于这一侧的外部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玻璃窗中的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位置由二极管的存在来显示,所述二极管由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所述透明支承件承载并且由在形成所述电容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同一层中形成的导体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一方面的所述透明支承件的材料和厚度以及另一方面的所述导电层的材料和厚度被选择为使得其根据标准EN 410在所述区域中对可见光波长的透射率不小于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功能组件是改变所述玻璃窗的透光率的元件、并且由悬浮颗粒器件SPD类型的膜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功能组件是改变所述玻璃窗的透光率的元件、并且由液晶LC类型的膜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功能组件由发光二极管的组件组成,所述二极管也由所述透明支承件承载并且由所述导电层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导电层为薄导电氧化物TCO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导电层为掺杂有锡的氧化铟ITO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窗,其中,所述透明支承件由载玻片组成,所述载玻片的厚度不大于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未经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0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旋转三维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转向轮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