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及电力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49225.3 | 申请日: | 2016-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青野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2M7/48;H05K7/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电力 控制 装置 | ||
本申请主张日本国专利申请2015-165061号(2015年8月24日申请)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公开内容整体援引于此来进行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及电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壳体中收纳有由蓄电池、燃料电池等(以下,适当简记作“蓄电池等”)和蓄电池等用动力调节器构成的被收纳物的电力控制装置以家庭用为中心而在不断普及。这样的电力控制装置尤其在家庭用时,为了抑制设置空间而趋于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大的形状。因此,追求电力控制装置的耐震性的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安置蓄电池装置:在蓄电池的下部设置腿部,将该腿部紧固连结于架台而进行固定,由此提高耐震性。
近年来,电力控制装置在谋求高功能化的同时不断重量化。因此,越发追求耐震性的提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8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壳体由一张板材形成。所述壳体具备支架,该支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二侧板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邻接。所述第一底板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邻接。所述第二底板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邻接。所述支架中的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板材中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延长线上的切入部而彼此分割。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二底板具有彼此重叠而成的第一重叠部。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贯穿该第一重叠部的紧固连结件而能够固定于基座。
另外,本公开的电力控制装置具备本公开的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力控制装置(去除罩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电力控制装置(去除罩构件的一部分)的壳体取出被收纳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力控制装置所具备的壳体(去除罩构件及布线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壳体所具备的左支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左支架的一部分的另一立体图。
图7是构成图5所示的左支架的板材的展开图。
图8是图4所示的壳体所具备的左支架及搁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4所示的壳体所具备的右支架、分线盒及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右支架、分线盒及安装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安装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安装构件的一部分的其他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个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使三维正交坐标系的彼此正交的轴为X、Y、Z。此时,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是指与Z轴平行的方向。上方是指Z轴正方向。下方是指Z轴负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是指与X轴平行的方向。左方是指X轴负方向。右方是指X轴正方向。而且,前后方向是指与Y轴平行的方向。前方是指Y轴负方向。后方是指Y轴正方向。
如图1所示,电力控制装置1由罩构件9覆盖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所述罩构件9通过对例如铁、铝、不锈钢等金属的板材进行板金加工而形成。电力控制装置1在本例中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1000mm~1200mm、在上下方向上900mm~1100mm、在前后方向上280mm~320mm这样的大小,例如具有180kg~220kg的质量。
如图2所示,电力控制装置1具备壳体2、收纳于壳体2的内部的被收纳物即动力调节器(PCS)3及多个蓄电池4。另外,壳体2在右侧面的上部(后述的右支架20的上部)具备布线连接部5,在右侧面的下部具备分线盒60。电力控制装置1将电线管(例如PF管)等配管连接于分线盒60,将从与分线盒60连接的配管延伸的布线连接于布线连接部5,由此能够与外部的太阳能电池、系统等之间输入输出电力。PCS3与蓄电池4在收纳于壳体2的状态下通过壳体2内的布线而连接为能够相互通电。
PCS3进行从蓄电池4、外部的太阳能电池供给的直流的电力与从外部的系统供给的交流的电力之间的转换。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PCS3收纳于壳体2内部的上段,例如具有30kg以上且50kg以下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9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其中设置有电路板的壳体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机械外壳和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