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增强用混合物、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和纤维强化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39685.8 | 申请日: | 2016-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水上新也;宮村岳志;山路直贵;桥本贺之;高桥克夫;北野结花;西冈聪史;仙波健;伊藤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地方独立行政法人京都市产业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B29B7/10;B29B7/46;C08J5/24;C08K5/29;C08L1/00;C08L75/04;D06M13/3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增强 混合物 纤维 强化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含有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和纤维素纤维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具有亲水性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中的所述亲水性基团的含量为0.07~2.10mmol/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是利用选自肟系封端剂、酚系封端剂、内酰胺系封端剂、醇系封端剂、活性亚甲基系封端剂、胺系封端剂、吡唑系封端剂、亚硫酸氢盐系封端剂、咪唑系封端剂中的至少1种将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进一步含有水C。
6.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和热塑性树脂X2。
7.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是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与热塑性树脂X2混合并干燥而成的。
8.一种纤维强化树脂Y,是将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的封端基解离且所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而成的。
9.一种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含有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纤维素纤维B和热塑性树脂X2的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的封端基解离且所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进一步含有水C。
11.一种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含有:
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或聚氨酯化合物D,
纤维素纤维B,以及
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E或者有机硅系或炔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或所述聚氨酯化合物D具有亲水性基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其中,进一步含有水C。
14.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含有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和热塑性树脂X2。
15.一种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是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增强用混合物X1和热塑性树脂X2混合并干燥而成的。
16.一种纤维强化树脂Y,是将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所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而成的。
17.一种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具备将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下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的工序,
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含有:
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或聚氨酯化合物D,
纤维素纤维B,
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E或者有机硅系或炔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以及
热塑性树脂X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含有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
该制造方法具备将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所述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A的封端基解离且所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的工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含有所述聚氨酯化合物D,
该制造方法具备将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在加热至所述聚氨酯化合物D熔合且所述热塑性树脂X2熔融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混合的工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强化树脂Y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混合物X进一步含有水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地方独立行政法人京都市产业技术研究所,未经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地方独立行政法人京都市产业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96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