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及具备该燃烧器的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7949.6 | 申请日: | 2016-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富永幸洋;松本启吾;堂本和宏;田中隆一郎;阿部直文;葛西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祝博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具备 锅炉 | ||
燃烧器具备多个分流器(5)、(6)、(7),该多个分流器以长边轴线从燃料喷嘴(3)的下壁部(3a)侧向上壁部(3b)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燃料喷嘴(3)内的前端侧,且利用宽度在燃料气体流动方向上扩大的扩宽部来分割燃料气体流动。分流器具有:带狭缝的分流器(5)、(6),其形成有使扩宽部的燃料气体流动下游端的宽度局部减小的狭缝(SL);以及无狭缝的分流器(7),其配置在与带狭缝的分流器(5)、(6)相邻的位置,且扩宽部的燃料气体流动的下游端的宽度在长边轴线的方向上恒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及具备该燃烧器的锅炉。
背景技术
作为使粉煤燃料燃烧的燃烧器,已知有在燃烧器的燃料喷嘴内的出口设置有多根被称为分流器的保焰器的结构。而且,在分流器的下游形成再循环区域,以维持粉煤的燃烧。这样,通过在燃料喷嘴的中心轴状附近进行点火及保焰(以下称为“内部点火”或“内部保焰”)来进行空气不足时的还原燃烧,以实现低NOx燃烧。
在提高保焰性方面,保焰器的润湿边缘长度较长为好,但若增加分流器根数,则燃烧器出口的堵塞率变高,由此燃烧器压损变大。另外,即便为了确保润湿边缘长度而减小分流器宽度并增加分流器根数,也会导致分流器接近燃料喷嘴的壁部,在燃料喷嘴的外周有可能发生点火。由于在燃料喷嘴的外侧存在燃烧用空气供给喷嘴等且存在较多的氧,因此,当发生外部点火时,有可能会产生较多的NOx。
在下述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了如下的燃烧器:在从下游侧主视观察分流器的情况下,分流器形状形成为梳齿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05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42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各上述专利文献那样通过将分流器形成为梳齿状,能够确保润湿边缘长度。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分流器构成为将粉煤导向喷嘴的外周侧,从而进行外部点火。这样无法实现低NOx燃烧。
在专利文献2中,从分流器喷射空气,导致促进燃料喷嘴内部的燃烧而阻碍还原燃烧,无法实现低NOx燃烧。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长分流器的润湿边缘长度且提高保焰性、从而实现基于内部保焰的低NOx燃烧的燃烧器以及具备该燃烧器的锅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燃烧器及具备该燃烧器的锅炉采用以下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燃烧器具备:燃料喷嘴,其向火炉内吹入混合燃料和空气而成的燃料气体;以及多个分流器,其以长边轴线从该燃料喷嘴的一壁部侧向对置的另一壁部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该燃料喷嘴内的前端侧,且利用宽度在燃料气体流动方向上扩大的扩宽部来分割燃料气体流动,所述分流器具有:带狭缝的分流器,其形成有使所述扩宽部的燃料气体流动下游端的宽度局部减小的狭缝;以及无狭缝的分流器,其配置在与该带狭缝的分流器相邻的位置,且所述扩宽部的燃料气体流动的下游端的宽度在所述长边轴线的方向上恒定。
带狭缝的分流器由于形成有狭缝,因此润湿边缘长度变长,保焰性提高。由此,在燃料喷嘴的内部进行保焰的内部保焰得到强化。
无狭缝的分流器通过在扩宽部的下游形成再循环区域而具有保焰功能,但也具有利用扩宽部的倾斜面向相邻的带狭缝的分流器引导燃料的作为引导构件的功能。由此,带狭缝的分流器中的内部保焰进一步得到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动力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动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7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