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36348.3 | 申请日: | 201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中嶋公彦;盐地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韩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5/12 | 分类号: | C03B25/12;C03B17/06;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器用 玻璃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成形步骤,其通过下拉法使熔融玻璃成形为平板玻璃;及
冷却步骤,其在使成形后的所述平板玻璃流动时,进行冷却直到与所述平板玻璃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温度达到300℃为止,
在所述冷却步骤中,中央区域的冷却速度即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450℃且为300℃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平均冷却速度小于所述冷却步骤中的所述温度区域以外的温度区域中的所述中央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所述中央区域是位于比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更靠所述平板玻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且包含所述中心部的区域。
2.一种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是用于按照特定的处理温度实施热处理而在表面形成薄膜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成形步骤,其通过下拉法使熔融玻璃成形为平板玻璃;及
冷却步骤,其在使成形后的所述平板玻璃流动时,进行冷却直到与所述平板玻璃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温度达到比所述处理温度低250℃的温度为止,
在所述冷却步骤中,中央区域的冷却速度即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比所述处理温度低100℃的温度且为比所述处理温度低250℃的温度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平均冷却速度,小于所述冷却步骤中的所述温度区域以外的温度区域中的所述中央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所述中央区域是位于比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更靠所述平板玻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且包含所述中心部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包含:
第一冷却步骤,其在成形为所述平板玻璃之后,所述平板玻璃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温度为缓冷点以上时,以第一平均冷却速度对中央区域进行冷却,该中央区域是位于比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更靠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内侧且包含所述中心部的区域;
第二冷却步骤,其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所述缓冷点且为450℃以上时,以第二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及
第三冷却步骤,其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450℃且为300℃以上时,以第三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第三平均冷却速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冷却速度及所述第二平均冷却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更包含第四冷却步骤,该第四冷却步骤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300℃且为100℃以上时,以第四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第四平均冷却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平均冷却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包含:
第一冷却步骤,其在成形为所述平板玻璃之后,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温度为缓冷点以上时,以第一平均冷却速度对中央区域进行冷却,该中央区域是位于比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更靠所述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内侧且包含所述中心部的区域;
第二冷却步骤,其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所述缓冷点且为比所述处理温度低100℃的温度以上时,以第二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及
第三冷却步骤,其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比所述处理温度低100℃的温度且为比所述处理温度低250℃的温度以上时,以第三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第三平均冷却速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冷却速度及所述第二平均冷却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更包含第四冷却步骤,该第四冷却步骤在所述中心部的温度小于比所述处理温度低250℃的温度且为比所述处理温度低450℃的温度以上时,以第四平均冷却速度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第四平均冷却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平均冷却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平均冷却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平均冷却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平均冷却速度为5.0℃/秒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韩国有限公司,未经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63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