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16722.3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1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政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B60R16/02;B62D5/04;H02K5/22;H05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思宝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驱动 装置 以及 动力 转向 | ||
将电子控制组装体划分为装配在金属基板上的电源电路部、装配在金属基板上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和装配在树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部,并且将从电源电路部向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和为控制电路部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埋设于连接端子组装体,并且将从连接端子组装体露出的电源供应连接器配线部以及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电路部直接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涉及内置了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中,通过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或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地装入电动马达的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
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在例如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从而产生转向辅助扭矩。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在动力转向装置中设置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作为现有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已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而且,电动马达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马达外壳中,电子控制装置收纳在配置于与马达外壳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的ECU外壳中。收纳在ECU外壳的内部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或IGBT等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汇流排电连接。
而且,从电源经由利用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电力,并且从检测传感器类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连接端子组装体作为盖体起作用,其将形成于ECU外壳的开口部封闭并与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并且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外壳的外表面。
此外,作为其他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已知的是电动制动器或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由于是配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因此需要构成为小型。特别是最近,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倾向于设置许多废气应对设备和安全应对设备等辅助设备类,要求尽可能地使包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内的各种辅助设备类小型化以及减少部件个数。
而且,在如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装配在两张基板上。因此,由于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必要的电气部件的部件个数是大致确定的,因此当在两张基板上装配这些部件个数的电气部件时,收纳电子控制装置的ECU外壳自然而然地在半径方向上变大。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从其结构上来说在长度方向上对轴长的限制比较少,倾向于限制半径方向的大型化。
因此,现状为要求将外壳在半径方向上小型化。
因此,为了在径向上小型化,较为有效的是将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单独划分为三部分的结构。由此,由于将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必要的电气部件划分为三部分,因此能够使基板的面积比划分为两部分的面积小从而能够在半径方向上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6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