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外部的电气构件的接线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15661.9 | 申请日: | 2016-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1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O·基尔希;H·菲尔埃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9/26 |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盈<国际申请>=PCT/EP2016/ |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外部 电气 构件 接线 | ||
1.包括接线盒和外部的电气构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接线盒(50),该接线盒带有绝缘的接线盒壳体(60)和接线端子(56a、56b、66),所述接线端子被所述接线盒壳体容纳,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芯线端头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和第二芯线端头接线端子设置用于,将电缆的芯线端头从外部通过第一或第二导体引入通道(62a、62b)引入到所属的芯线端头接线端子中以及借助相应的芯线端头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到所述接线盒(50)上,
外部的电气构件(24、84、94),其带有构件壳体(30)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气连接端,
构件托架(12、72、72′、72″、72″′),所述电气构件借助所述构件托架机械地固定在所述接线盒(50)的窄侧(50a)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线(34a),以及其中,要么
i)第二电气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线(34b),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线(34a、34b)可插拔地构造用于所述接线盒(50)的所述芯线端头接线端子以及被插入到所述接线盒(50)的第一或第二芯线端头接线端子中并且在那里电气地触点接触,要么
ii)所述构件托架构造成本身能导电,且电气构件(24、84、94)的第二电气连接端与所述构件托架电气地且机械地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线(34a)可插拔地构造用于所述接线盒(50)的芯线端头接线端子并且被插入到所述接线盒(50)的第一芯线端头接线端子中并且在那里被电气地触点接触,以及所述构件托架可插拔地构造用于所述接线盒(50)的所述接线端子(56a、56b、66)之一以及被直接插入到所述接线盒(50)的所述接线端子(56a、56b、66)之一中并且在那里电气地触点接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气构件(24、84、94)是二极管或电阻。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气构件(24、84、94)是在sin.180和Ta=45℃时具有整流电流IFAV≥2.5A的功率二极管。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电气构件借助所述构件托架(12、72、72′、72″、72″′)机械地固定在所述接线盒(50)的上部的窄侧上时,所述电气构件(24、84、94)自由地且在除了所述构件壳体(30)之外的单独的能插入到所述接线盒(50)中的塑料壳体(4)内不带有所述构件壳体(30)的情况下布置在所述接线盒壳体(60)的上部的窄侧(60a)上方,第一导体引入通道和第二导体引入通道处在所述上部的窄侧中,从而所述构件壳体(30)侧向暴露且热量向外在没有附加的单独的能插入到所述接线盒(50)中的塑料壳体(4)的壁的情况下直接排出给周围空气。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电气构件(24、84、94)是轴向的构造形式且所述构件壳体(30)具有在轴向上对置的第一和第二端侧(30a、30b),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34a)在轴向上从所述构件壳体(30)的所述第一端侧(30a)伸出,
其中,所述电气构件(24、84、94)的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构造成螺栓(26),该螺栓在轴向上从所述构件壳体(30)的所述第二端侧(30b)伸出,以及
其中,所述电气构件(24、84、94)借助所述螺栓(26)和对应的固定螺母(28)与所述构件托架牢固地拧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线(34b)在轴向上从所述电气构件(24、84、94)的所述螺栓(26)或从所述对应的固定螺母(28)向外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56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