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波束宽度配置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10824.4 | 申请日: | 2016-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奥纳德·皮亚齐;赵仁健;马正翔;斯蒂芬·福伊希廷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波束 宽度 配置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5年2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4/624,430、名为“天线波束宽度配置装置和方法”的非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天线波束宽度配置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无线或蜂窝通信,例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交叉极化天线系统中,将天线设计成分别以+45°和-45°极化发射两种交叉极化射频(radio frequency,RF)波束。此外,该两种极化被设置成相同的下倾角,例如对于两个极化波束中的每一个都为8°。为了确保适当的多输入和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操作,多个交叉极化天线需要具有相同的覆盖,这受其下倾角的显著影响。然而,具有两个拥有固定下倾角的极化波束的交叉极化天线的当前设置在垂直维度上不提供任何MIMO或波束成形功能。需要一种改进的交叉极化天线设计,其能够为通常的MIMO或波束成形,诸如通用垂直或三维覆盖,提供通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实现了技术效果,所述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天线传输特性配置装置和方法,所述传输特性包括至少部分地由于天线倾角所引起的波束宽度和波束角。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极化传输的方法。在该示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生成两个信号,通过将不同的波束成形权重向量应用于所述两个信号来获得低波束信号和高波束信号,以及在天线阵列的不同极化上发送所述低波束信号和所述高波束信号以发射低波束传输信号和高波束传输信号。在该示例中,所述高波束传输信号具有与所述低波束传输信号不同的天线倾角、不同的波束宽度和不同的极化。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极化传输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在该示例中,所述AP包括天线阵列和连接到所述天线阵列的无线发射机。所述无线发射机用于将不同的波束成形权重向量应用于两个信号以获得低波束信号和高波束信号,以及在天线阵列的不同极化上发送所述低波束信号和所述高波束信号以发射低波束传输信号和高波束传输信号。在该示例中,所述高波束传输信号具有与所述低波束传输信号不同的天线倾角、不同的波束宽度和不同的极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参考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用于产生具有彼此不同的天线倾角、波束宽度和极化的高波束和低波束传输信号的示例性交叉极化天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示例性低波束和高波束传输的覆盖方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进行低波束和高波束传输的示例性发射机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进行低波束和高波束传输的另一示例性发射机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进行低波束和高波束传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具有上旁瓣抑制的示例性低波束传输信号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具有下旁瓣抑制的示例性高波束传输信号的示意图;
图9A-9B示出了展示示例性高波束和低波束传输技术的性能优势的仿真结果图;
图10A-10B示出了展示示例性高波束和低波束传输技术的性能优势的附加仿真结果图;
图11A-11B示出了展示示例性高波束和低波束传输技术的性能优势的又一仿真结果图;
图12示出了示例性计算平台的示意图;和
图13示出了示例性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除非另外说明,不同附图中的相应数字和符号均指示相应部分。附图是为了更清楚地示出示例性的相关方面内容,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形成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可以在多种具体环境下实施,并且本文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0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心鱼丸快速定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竹笋蒸煮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