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种车辆后部防撞吸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9773.9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车辆 后部 防撞吸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种车辆后部防撞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危化品运输车辆保有量大约为30万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追尾事故频发。当碰撞事故发生后,车上的被动安全装置就成为保护乘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碰撞缓冲吸能结构就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一旦盛装危化品的储藏罐发生破损,极易引发次生灾害,轻则污染环境,重则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现有的危化品车辆配备的缓冲吸能结构比较落后,通常尺寸较大,结构稳定性差,缓冲吸能效果差强人意,碰撞缓冲吸能结构强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碰撞过程中的吸能效果,防护性能大大折扣。同时,现有的碰撞缓冲吸能设备安装在车尾部后,会大幅增加车辆转弯半径,造成驾驶困难,现有的车辆后下部防护设施智能防止后方小车追尾潜入,而不能满足危化品运输车辆罐体的保护,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特种车辆后部防撞吸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特种车辆后部防撞吸能装置,包括外罩、以及外罩上迎向撞击载荷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吸能级、以及外罩内部设置的第二吸能级;所述第一吸能级包括具有褶皱部的缓冲罩、以及缓冲罩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吸能级的下层缓冲支撑结构连接的安装板、以及用于抵住外罩的承载平面;所述第二吸能级包括上层缓冲支撑结构、中层缓冲支撑结构、下层缓冲支撑结构以及每两层支撑结构之间设置的支撑隔板;所述外罩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尾部连接的车体连接板,并在车体连接板与外罩之间设有加强件。
进一步,所述上层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上层缓冲支撑模块,每两相邻的上层缓冲支撑模块之间通过上层支撑连接板连接;所述上层缓冲支撑模块包括反向扣接的两L型上层支撑单体,二者之间形成的加强空间内设有上层加强板;所述上层支撑单体包括第一上层支撑板和第二上层支撑板;每一上层缓冲支撑模块中,两上层支撑单体的第一上层支撑板相互平行,其第二上层支撑板均与另一个上层支撑单体的第一上层支撑板垂直,且在第二上层支撑板前端设有与另一个上层支撑单体的第一上层支撑板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层支撑板的两侧垂直设有第一上层连接板,在第二上层支撑板的两侧垂直设有第二上层连接板,第一上层连接板与第二上层连接板结合处设有向内凹的圆弧状豁口;所述上层缓冲支撑模块通过第一上层连接板和第二上层连接板与所述支撑隔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层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中层缓冲支撑模块,每两相邻的中层缓冲支撑模块之间均通过中层支撑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层缓冲支撑模块包括反向扣接的两中层支撑单体,二者之间形成的加强空间内设有中层加强板;所述中层支撑单体包括第一中层支撑板以及与其垂直的第二中层支撑板,每一中层缓冲支撑模块中,两第一中层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中层支撑板的两侧垂直设有第一中层连接板,在第二中层支撑板的两侧垂直设有第二中层连接板;所述加强空间朝向所述第一吸能级的一端为中层支撑模块大开口,异于所述第一吸能级的一端形成中层支撑模块小开口。
进一步,所述下层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下层缓冲支撑模块,每两相邻的下层缓冲支撑模块之间通过下层支撑连接板连接;所述下层缓冲支撑模块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两梯形结构的下层支撑单体;所述下层支撑单体包括第一下层支撑板,其上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五下层支撑板、以及分别向内弯折的第二下层支撑板、第三下层支撑板和第四下层支撑板;所述下层支撑模块大开口端上的所述第五下层支撑板与支撑隔板固定连接,其朝向所述第一吸能级的小开口端设置所述第四下层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承载平面所在的端面靠近边角的位置设有防护斜面;所述防护斜面的灯具安装位上安装有车灯组件。
进一步,所述褶皱部包括向内收折的折痕。
进一步,所述缓冲罩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缓冲罩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所述车体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外罩上,所述加强件呈L型结构,其一端贴合所述外罩表面,另一端贴合所述车体连接板表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9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工况模式下盐渍土路基模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快速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