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碗碟置物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9918.4 | 申请日: | 201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唯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9/04 | 分类号: | A47L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碗碟置物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架,特别涉及一种碗碟置物架。
背景技术
在厨房洗碗结束后,碗、盘子、筷子等餐具通常会残留有水分,如果直接放入碗柜,很容易因为潮湿滋生霉菌或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沥干碗碟上水分的碗碟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在主架上的第一置物架、第二置物架和用于储水的沥水盘;所述第一置物架包括两个沿宽度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沥水孔,两个所述弧形板沿宽度方向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可转动的连接,形成鸥翼形;所述第二置物架为平板,且所述平板上也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沥水盘位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下方,用于盛接从所述第一置物架和所述第二置物架沥出的水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卷起分别形成圆管,且两个所述弧形板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弧形板相互靠近的两个圆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另一端的圆管中设有可伸缩的销轴,所述主架上设有与所述销轴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销轴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包括销杆和伸缩杆,所述销杆的端部设有盲孔,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盲孔中,且所述伸缩杆和所述盲孔的底壁之间设有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上的沥水孔为多个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排孔。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盘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置物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二置物架的两端也分别卷起形成圆管,并通过销轴固定在主架的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盘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两个侧壁;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卡接在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侧板设置有卡扣,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在主架上的第一置物架、第二置物架和用于储水的沥水盘。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都设置有沥水孔,碗碟倒置、倾斜或竖直放置在置物架上,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置物架上,并从沥水孔下落,最终进入沥水盘中。其中,第一置物架为鸥翼形,两个弧形板分别形成向上拱起的两翼,在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可将碗碟竖直放置在凹槽中,沿长度方向排列,两个凸起形成限位,有效防止碗碟滚动。同时鸥翼形的曲线形成类似弹簧的结构,在碗碟的压力下,发生弹性形变,将承受的压力自动进行分散,承重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中第一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置物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中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到图3,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碟置物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在主架100上的第一置物架200、第二置物架300和用于储水的沥水盘400;所述第一置物架200包括两个沿宽度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板310和第二弧形板320,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沥水孔,两个所述弧形板沿宽度方向相互靠近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形成鸥翼形;所述第二置物架300为平板,且所述平板上也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沥水盘400位于所述第二置物架300的下方,用于盛接从所述第一置物架200和所述第二置物架 300沥出的水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唯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唯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9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箱散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