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折叠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7441.8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邱正军;尤开阔;吴海全;师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折叠 结构 具有 头戴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折叠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由于其音质高,佩戴舒适性高而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发烧友所喜爱,为了便于头戴式耳机的携带,并减少头戴式耳机盒的体积,一般都会设计折叠机构或者伸缩结构来缩小头戴式耳机的尺寸,但是现有的折叠结构复杂,并且折叠后恢复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折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折叠装置的结构复杂,折叠后恢复能力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弹性折叠结构,包括支架件和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件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内连接有可定向往复移动的弹簧组件,所述支架件的一端设置有可转动松开或抵推所述弹簧组件的凸轮件,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件的所述凸轮件分别可转动抵推在所述弹簧组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拼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弹簧组件限位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件和连接在所述弹簧件两端的移动件,两个所述移动件移动连接在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且两个所述移动件相向或背离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下盖体内侧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移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连接在所述凸轮件上,且所述转动件转动抵接在所述移动件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倒有圆角,所述转动件上对应所述凸台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抵接在所述弹簧件两端的所述移动件外侧上,所述转动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在转动过程中抵推所述移动件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垂直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轴,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垂直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上盖体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轴承件,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下盖体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还设有可供所述凸轮件转动的转动开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两个支架件之间设置一个包含弹簧组件的连接组件,该弹簧组件在其两端连接的凸轮件的抵推作用下作定向的往复移动,进而弹簧组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弹性形变或恢复,从而使得连接在连接组件两端的两个支架件相对于连接组件完成折叠和恢复,这个过程全部在弹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完成,这样可以保证折叠的稳定性的同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的简明,折叠和恢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的弹性折叠结构的头戴式耳机,这样设计可以保证头戴式耳机的折叠结构更加简明,同时折叠和恢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中上盖体去除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中的转动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折叠结构中移动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7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产科清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