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7367.9 | 申请日: | 201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堂;王羚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6;C22F1/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板材 双向 循环 弯曲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镁合金板材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模具。
背景技术
通过激烈切向形变可以有效弱化镁合金板材的织构、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双向循环弯曲形变方法可以实现镁合金板材形变区压缩形变与拉伸形变的交替变化,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各个方向上的孪晶组织及织构分布,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及力学性能。
由于镁合金材料在双向循环弯曲形变过程中,形变区任意质点都产生了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的交替变化,从而产生压缩孪晶和拉伸孪晶的交互作用,改善了镁合金板材的孪晶组织及织构,使晶粒取向分散,弱化了基面织构以及弱化了板材的各向异性,显著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及力学性能。双向循环弯曲形变可以有效改善镁合金板材横向、厚度方向、径向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及材料流动,可以进一步改善镁合金板材径向方向上的孪晶组织及织构,还可以改善板材横向和厚度方向上的孪晶组织及织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模具。可以实现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复合形变工艺,有效细化镁合金板材晶粒、且分布均匀,其次弱化镁合金基面织构,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上模,包括上模板、五个上弯曲凸模和上压平模具,五个上弯曲凸模水平且等间距设置,每个上弯曲凸模的截面为三角形,五个上弯曲凸模通过螺钉固设在上模板的下端面的右部,上压平模具的挤压面为长方形,上压平模具通过螺钉固设在上模板的下端面的左部,上弯曲凸模和上压平模具上分别开设有加热孔。
下模,包括下模板、五个下弯曲凸模和下压平模具,下模板、五个下弯曲凸模和下压平模具的结构分别和上模板、五个上弯曲凸模和上压平模具的结构完全相同。五个下弯曲凸模水平且等间距设置,五个下弯曲凸模通过螺钉固设在下模板的上端面的右部且与五个上弯曲凸模交错设置,下压平模具通过螺钉固设在下模板的上端面的右部,上压平模具和下压平模具对称设置。
工作原理: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装置,可以实现双向循环弯曲复合形变工艺,其工艺参数为弯曲凸模间距s,弯曲高度h,板材原始厚度t0, 弯曲率(λ)定义为λ=h/s。
(1) 用加热棒把模具工作部分弯曲凸模和压平模具和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且保温一定时间,并且控制模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保持该温度恒温;(2) 把AZ31镁合金板材在加热炉中加热至预定形变温度,并且保温一定时间;(3) 取出镁合金板材进行一次单向弯曲形变;(4) 然后对镁合金弯曲板材进行一次压平形变;(5) 继续对形变后镁合金板材进行第二次反向弯曲形变;(6)继续对形变后镁合金板材进行二次压平形变。这样完成一个形变道次。在不同温度下如此可以进行多个道次的实验操作。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复合形变工艺,有效细化镁合金板材晶粒、且分布均匀,其次弱化镁合金基面织构,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Z31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形变模具结构左视图。
图3为双向循环弯曲形变工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镁合金板材双向循环弯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上模,包括上模板1、五个上弯曲凸模2和上压平模具6,五个上弯曲凸模2水平且等间距设置,每个上弯曲凸模2的截面为三角形,五个上弯曲凸模2通过螺钉固设在上模板1的下端面的右部,上压平模具6的挤压面为长方形,上压平模具6通过螺钉固设在上模板1的下端面的左部,上弯曲凸模2和上压平模具6上分别开设有加热孔7。
下模,包括下模板4、五个下弯曲凸模3和下压平模具5,下模板4、五个下弯曲凸模3和下压平模具5的结构分别和上模板1、五个上弯曲凸模2和上压平模具6的结构完全相同。五个下弯曲凸模3水平且等间距设置,五个下弯曲凸模3通过螺钉固设在下模板4的上端面的右部且与五个上弯曲凸模2交错设置,下压平模具5通过螺钉固设在下模板5的上端面的右部,上压平模具6和下压平模具5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7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轨冲压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面向5G平台的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