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5776.5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栋 |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23;A63F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江娟 |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游戏 手柄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玩手机游戏更是人们在休闲时不可或缺的休闲模式,而且,大多数的手机游戏均采用大拇指进行操作,但是,现如今的手机均为平板状结构,在采用大拇指操作的时候,双手的其他手指没有地方进行放置,在玩一段时间的手机游戏后,双手会很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玩手机游戏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
一种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两个握手部,所述机壳本体包括包裹缘和底板,所述包裹缘沿所述底板的边沿环形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握手部以关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对称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两个所述握手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朝向所述底板的同一长边沿。
所述握手部为斜圆锥,且底面贴合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握手部为圆柱状结构,且一个端面贴合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握手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沿处。
所述握手部的轴线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45°;所述握手部的轴线与所述竖直面的夹角范围为20°-45°。
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
所述握手部内设置有螺栓,且通过与所述底板接触的面穿出所述握手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杆。
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底板接触的面上设置后多个卡扣,且所有所述卡扣以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底板接触的面的中心为圆心环形排列,所述底板下表面上设置后与所有所述卡扣一一对应的卡槽。
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底板接触的面朝向所述底板延伸出铰接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握手部的一端配合的铰接槽。
所述铰接杆伸入所述铰接槽的一端为球状结构,且所述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铰接杆的直径,所述铰接槽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铰接槽内部的直径,且所述铰接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铰接杆的球的直径。
所述握手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倒圆角;所述握手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下表面上加设握手部,使使用者在玩手机游戏时,能够通过握住握手部达到握住手机的目的,方便两个大拇指在手机屏幕上的操作,通过设置螺栓、卡扣或铰接杆,能够方便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所述握手部的位置进行调节,且能够将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底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游戏手柄的手机壳的另一剖视图;
图中1、机壳本体;2、握手部;11、包裹缘;1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游戏手柄手机壳,包括机壳本体1和两个握手部2,所述机壳本体1包括包裹缘11和底板12,所述包裹缘11沿所述底板12的边沿环形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上,两个所述握手部2以关于所述底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对称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上,且两个所述握手部2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端均朝向所述底板12的同一长边沿。
所谓的长边沿,即相对较长的边沿,现如今手机基本上为矩形结构,即为所述矩形结构的长边。
所述包裹缘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手机线等物品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对应的手机上的开口位置相同,其中,所述包裹缘11上设置有与手机扬声器对应的扩音孔,所述扩音孔为外大内小的形式,即贴合手机的一端为小孔,远离手机的一端为大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栋,未经魏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5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轨道电路的移动授权计算方法
- 下一篇: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