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6637.0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春川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6;B60C9/18;B60C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汽车 防滑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轮胎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防滑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为了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系数,现在提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具备防滑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的优点,解决了一般无人驾驶汽车的轮胎防滑性能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包括防滑轮胎本体,所述防滑轮胎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并行排列的凹槽区,两个凹槽区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凹槽远离定位槽的一端开设有防滑垫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液压器,所述液压器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所述橡胶防滑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所述橡胶防滑套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帘线层、钢丝带层和尼龙保护层。
两个凹槽区上相邻的两个防滑垫槽之间均设置有防滑粒区,两个凹槽区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防滑侧纹区。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槽位于防滑轮胎本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两个凹槽区之间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深度为一至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防滑轮胎本体的两侧均镶嵌有均匀分布的金属圆环,所述防滑轮胎本体两侧的金属圆环的数量均不少于八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定位槽、防滑垫槽、底座、液压器、橡胶防滑套、防滑纹、基层、帘线层、钢丝带层和尼龙保护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轮胎的防滑效果,使轮胎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粒区、防滑侧纹区、沟槽和金属圆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辅助提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有效了提高轮胎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滑轮胎本体、2凹槽、3定位槽、4防滑垫槽、5底座、6液压器、7橡胶防滑套、8防滑纹、9基层、10帘线层、11钢丝带层、12尼龙保护层、13防滑粒区、14防滑侧纹区、15沟槽、16金属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春川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春川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