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盘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83506.9 | 申请日: | 2016-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回收装置,属于机械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学生招生越来越多,学生每日每餐都需要吃饭,因此食堂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一般到了饭点时刻,学生数量、流量都会急剧增大,因此,高效的餐盘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目前,餐盘回收基本都是人工回收,人工回收虽然效率较好,但工作量巨大,持续时间长,使得劳作者工作会非常疲劳,目前市场上餐盘回收工具非常少见,因此对于餐盘回收的自动化工作有着很好的研究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盘回收装置,以解决人工餐盘回收工作量巨大,无法自动回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餐盘回收装置,包括基座Ⅰ1、基座Ⅱ2、传送带3、悬架4、滑槽5、机械手6、隔板Ⅰ9、隔板Ⅱ10、电机壳11、梯形块13、电机14、监测装置16;传送带3通过输出轴15安装在基座Ⅰ1、基座Ⅱ2上,电机壳11安装在基座Ⅱ2上,电机14安装在电机壳11内与输出轴15连接,监测装置16安装在电机壳11侧部,悬架4安装在基座Ⅱ2上,滑槽5通过梯形块13安装在悬架4下,机械手6安装在滑槽5内,基座Ⅱ2内开设有内腔Ⅰ7、内腔Ⅱ8,内腔Ⅱ8通过隔板Ⅰ9隔开,传送带3通过隔板Ⅱ10隔开,餐盘12放置在传送带3上。
所述滑槽5为人字形。
一种餐盘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机14转动,带动传送带3转动,餐盘12在传送带3上移动至机械手6一边后,有检测装置检测到餐盘12后,机械手6下移抓取餐盘12,将其竖直拎起,使得废料进入内腔Ⅰ7,然后机械手6在滑槽5内滑动至人字形一边,机械手6放开餐具12,餐具12进入内腔Ⅱ8;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完成餐具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效率高,可减少人力工作;
2、产品涉及部件少,整体结构简单,易于使用,能降低加工费用,节约成本;
3、结构小巧,且适用于多种食堂和餐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基座Ⅰ、2:基座Ⅱ、3:传送带、4:悬架、5:滑槽、6:机械手、7:内腔Ⅰ、8:内腔Ⅱ、9:隔板Ⅰ、10:隔板Ⅱ、11:电机壳、12:餐盘、13:梯形块、14:电机、15: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餐盘回收装置,包括:基座Ⅰ1、基座Ⅱ2、传送带3、悬架4、滑槽5、机械手6、隔板Ⅰ9、隔板Ⅱ10、电机壳11、梯形块13、电机14、监测装置16;传送带3通过输出轴15安装在基座Ⅰ1、基座Ⅱ2上,电机壳11安装在基座Ⅱ2上,电机14安装在电机壳11内与输出轴15连接,监测装置16安装在电机壳11侧部,悬架4安装在基座Ⅱ2上,滑槽5通过梯形块13安装在悬架4下,机械手6安装在滑槽5内,基座Ⅱ2内开设有内腔Ⅰ7、内腔Ⅱ8,内腔Ⅱ8通过隔板Ⅰ9隔开,传送带3通过隔板Ⅱ10隔开,餐盘12放置在传送带3上。
滑槽5为人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装配辅助工具
- 下一篇:条状磁性件自动排序加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