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6660.7 | 申请日: | 201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华;徐建新;邓安;林中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小宝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14 | 分类号: | B65H1/14;B65H3/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0 | 代理人: | 黄美成,吴雅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片料上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光源后段组装上下增光片料由人工组装,速度慢,效率低,且精度低,难度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自动上料组装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该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能自动上料,效率高。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包括水平板和立板;
水平板上设有Z轴丝杆(17)、毛刷(3)和2根导柱(1),放料平台(2)安装在2个导柱上,放料平台由Z轴丝杆驱动从而能够沿导柱做升降运动;毛刷为两只,位于放料平台的两侧;
水平板上还设有机械手(16),机械手上集成有带电机(5)的Z轴运动机构(15);
立板上设有进料平台(4)、上胶带气胀轴(8)、压紧膜片装置(9)、上收料气胀轴(10)、包胶过渡辊(12)、下胶带气胀轴(13)和下收料气胀轴(14)。
立板上还设有第一压紧气缸(7)和第二压紧气缸(11)。第一压紧气缸(7)和第二压紧气缸的作用是进行两次压紧膜片,膜片送到刀口位置时容易撕开两面保护膜,采用步进电机进行驱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采用全自动的机构实现片料的提升、移动、揭膜等工序,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特别适合生产线上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导柱,2-放料平台,3-毛刷,4-进料平台,5-电机,6-包胶压紧轴,7-第一压紧气缸,8-上胶带气胀轴,9-压紧膜片装置,10-上收料气胀轴,11-第二压紧气缸,12-包胶过渡辊,13-下胶带气胀轴,14-下收料气胀轴,15-Z轴运动机构,16-机械手,17-Z轴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背光源片料上料机构,包括水平板和立板;
水平板上设有Z轴丝杆17、毛刷3和2根导柱1,放料平台2安装在2个导柱上,放料平台由Z轴丝杆驱动从而能够沿导柱做升降运动;毛刷为两只,位于放料平台的两侧;
水平板上还设有机械手16,机械手上集成有带电机5的Z轴运动机构15;
立板上设有进料平台4、上胶带气胀轴8、压紧膜片装置9、上收料气胀轴10、包胶过渡辊12、下胶带气胀轴13和下收料气胀轴14。
立板上还设有第一压紧气缸(7)和第二压紧气缸(11)。
工作过程说明:人工把一叠片料放入进料平台4上,通过Z轴丝杆17和导柱1的向上传动把片料产品一片一片往上送,然后通过机械手16搬运和Z轴运动机构15共同完成片材搬运到胶带上,通过毛刷3分离叠片现象。毛刷为现有的纳米毛刷;通过包胶压紧轴6的传动以及上胶带气胀轴8和下胶带气胀轴13的胶带粘合片料送入到包胶过渡辊12,再通过压紧气缸11压紧,从而将片材粘紧,可以把两面的保护膜撕开,然后通过上收料气胀轴10和下收料气胀轴14收取两面胶带的保护膜废料,剥出来的片料经过机械手和校正位贴附到背光源产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小宝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小宝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6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形纸质合格证放置机
- 下一篇:一种开关柜绝缘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