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轨车轮传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3967.1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杰;凌云;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L1/02 | 分类号: | B61L1/02;B61L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交通车辆的传感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道轨车轮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电路轨面因为不良导电物影响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列车或者机车占用轨道时控制该轨道区段的轨道继电器不能正常动作,造成信号联锁失效。采用计轴传感器方案时,机械传感器依靠弹簧控制电极触点的通断来产生列车到来的信号,容易产生接点接触不良和信号抖动干扰;红外传感器的红外线易被灰尘和杂物遮挡,且易受其他光照的干扰产生干扰脉冲;超声的压电转换器由于必须裸露在外,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也易受到施工工人等其他障碍物的干扰影响,产生干扰脉冲;涡流线圈感应、磁头传感器感应容易受到金属杂物的影响,例如,当铁路施工人员持铁锹滑过磁头传感器时,容易对磁头判别造成干扰,输出干扰脉冲。上述各种传感器在车轮进入或者退出检测区间时,由于车辆经过造成的传感器震动、车轮自身振动以及传感器自身触点抖动等原因,也会造成传感信号边沿产生抖动脉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道轨上机车、列车进行车轮检测与计轴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轨车轮传感装置,包括车轮传感单元、第一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第二脉冲干扰过滤单元。
所述车轮传感单元中包括有两个磁头式车轮传感器,分别输出第一传感信号和第二传感信号;所述第一传感信号送至第一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的脉冲输入端,第二传感信号送至第二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的脉冲输入端。
所述第一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的输出脉冲端输出第一计轴信号,第二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的输出脉冲端输出第二计轴信号。
所述第一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和第二脉冲干扰过滤单元为结构参数相同的脉冲干扰过滤单元;所述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包括快速放电电路、快速充电电路、电容、施密特电路;所述快速放电电路的输入为输入脉冲,输出端连接至施密特电路输入端;所述快速充电电路的输入为输入脉冲,输出端连接至施密特电路输入端;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施密特电路输入端,另外一端连接至脉冲干扰过滤单元的公共地或者是供电电源;所述施密特电路的输出端为输出脉冲端。
所述快速放电电路包括快速放电二极管、充电电阻、快速放电开关;所述快速放电二极管与充电电阻并联后,阴极连接至快速放电开关的一端,阳极为快速放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快速放电开关的另外一端为快速放电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快速充电电路包括快速充电二极管、放电电阻、快速充电开关;所述快速充电二极管与放电电阻并联后,阳极连接至快速充电开关的一端,阴极为快速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快速充电开关的另外一端为快速充电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施密特电路为同相施密特电路。
所述快速放电开关和快速充电开关为数字控制的多路模拟开关;所述多路模拟开关的数字控制端连接至输出脉冲。
所述快速放电开关和快速充电开关均为电平控制的双向模拟开关;所述快速放电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至输出脉冲的反相输出端;所述快速充电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至输出脉冲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道轨车轮传感装置允许车轮传感单元输出的传感信号中宽度大于规定值的正脉冲和负脉冲信号通过,能够自动过滤负宽脉冲期间的正窄脉冲,特别是能够快速恢复过滤能力过滤连续的正窄脉冲干扰信号,消除输入脉冲的上升沿抖动;能够自动过滤正宽脉冲期间的负窄脉冲,特别是能够快速恢复过滤能力过滤连续的负窄脉冲干扰信号,消除输入脉冲的下降沿抖动;需要过滤的正窄脉冲和负窄脉冲最大宽度能够分布通过改变充电时间常数和放电时间常数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道轨车轮传感装置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2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1;
图3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1的输入脉冲和输出脉冲波形;
图4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2;
图5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3;
图6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3的输入脉冲和输出脉冲波形;
图7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4;
图8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5;
图9为脉冲干扰过滤单元实施例6;
图10为具有高输入阻抗特性的施密特电路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3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