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给水人工降雨演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41974.X | 申请日: | 201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给水 人工降雨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给水人工降雨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学生对自然界现象的认识不足,通过人工降雨演示装置来模拟演示天然降雨,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复再现天然降雨,从多方面演示天然降雨的各种特性,可加深学生对自然界发生下雨现象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给水人工降雨演示装置,能反复演示天然降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支架、雨水回收管、抽水泵、水箱、第一过滤器、限位漏斗、限位漏斗支架、第二过滤器、调压阀、流量计、脉冲阀、限位出水管、给水管、雨水流化盒、雨水流化板、出水针头、玻璃水槽、演示台组成,支架顶面放有水箱,支架底板面上有玻璃水槽,其特征是:玻璃水槽内放有演示台,玻璃水槽侧面与底面衔接处接入雨水回收管,雨水回收管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第一过滤器、抽水泵、直至从水箱上部接入水箱,水箱内的下面布有给水管和限位出水管,给水管从水箱下部引出水箱,向下穿过支架顶面后、自上而下依次串接第二过滤器、调压阀、流量计、脉冲阀、直至从雨水流化盒顶部接入雨水流化盒,雨水流化盒底部均匀安装出水针头,雨水流化盒的入口与出水针头之间装有雨水流化板,水箱底面上装有限位漏斗支架,限位漏斗安在限位漏斗支架上,限位漏斗的出水口接限位出水管的上端口,限位出水管从水箱下部出水箱,其下端口置于玻璃水槽中。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循环用水,限位调压与自动调压相结合,控制雨点大小和雨量,结构简单,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流化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雨水回收管,3.抽水泵,4.水箱,5.第一过滤器,6.限位漏斗,7.限位漏斗支架,8.第二过滤器,9.调压阀,10.流量计,11.脉冲阀,12.限位出水管,13.给水管, 14.雨水流化盒,15.雨水流化板,16.出水针头,17.玻璃水槽,18.演示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支架1顶面放有水箱4,支架1底板面上有玻璃水槽17,其特征是:玻璃水槽17内放有演示台18,玻璃水槽17侧面与底面衔接处接入雨水回收管2,雨水回收管2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第一过滤器5、抽水泵3、直至从水箱4上部接入水箱4,水箱4内的下面布有给水管13和限位出水管12,给水管13从水箱4下部引出水箱4,向下穿过支架1顶面后、自上而下依次串接第二过滤器8、调压阀9、流量计10、脉冲阀11、直至从雨水流化盒14顶部接入雨水流化盒14,雨水流化盒14底部均匀安装出水针头16,雨水流化盒14的入口与出水针头16之间装有雨水流化板15,水箱4底面上装有限位漏斗支架7,限位漏斗6安在限位漏斗支架7上,限位漏斗6的出水口接限位出水管12的上端口,限位出水管12从水箱4下部出水箱4、其下端口置于玻璃水槽17中。
在图2中,雨水流化板15采用圆形,且中央区域不开流化圆孔。
本实用新型相关工作原理为:为了使得出水针头16彼此之间出水相对更均匀,雨水流化盒14和雨水流化板15采用圆形,且雨水流化板15中央区域不开流化圆孔;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单片机等控制调压阀9、脉冲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1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压式人工降雨演示装置
- 下一篇:渐进式刚度结构-声学夹层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