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41623.9 | 申请日: | 201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跳线 密封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满足IP68等级防护的室外光缆组件的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70年代以来,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经历了“光通信的冬天”却没有影响其大的发展趋势。就目前看来,我国大部分的信息容量通过光缆线路传送。光纤通信已经成为国内通信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光纤是不能进水受潮的,因为光纤浸水后会影响光纤强度,也会影响通信质量。因此,光缆为了避免内部的光纤受潮,通常会在光纤的外面有好几层保护层(比如,PE外护套,阻水玻璃纱等等)。
同样,光缆组件的接头也是不能进水受潮的。但是,一般的光缆接头,由于结构,材料等的原因,无法满足IP68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通信连接器厂商开始置力于研发一套类似于光缆接头盒的装置,将其固定在光缆组件的端部,用于保护光缆接头。这种装置的诞生解决了光缆接头防水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光缆组件的稳定性。
所以,这种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满足光缆接头IP68防护等级的要求;
2)尽可能的方便光缆接头在现场的安装;
3)尽可能的减少光缆组件成本的增加;
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通用性的的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其包括主壳体、滑动壳体和闭合壳体,其为了在尾端满足光缆接头IP68防护等级的要求,将滑动壳体设置成锥形结构,并通过配合专门设计带有锥形结构段的光缆,从而来实现上述防护要求。故在安装时,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和专门电缆之间必须一一对应,而且为了达到防水等级,两者之间的锥形结构配合也必须精密,这样加大了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同时现场安装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的,IP68防护等级高的、安装方便的光缆组件的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跳线端部密封保护装置,包括主壳体、套接在主壳体上的滑动壳体和通过滑动壳体固定连接在主壳体前端的闭合壳体,还设有抓持件、橡胶圈和锁紧壳体;所述主壳体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其后端与锁紧壳体螺纹连接;所述抓持件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段和抓持段,所述抓持段为多条抓持条组成的环形结构,相连时所述抓持件通过连接段与主壳体后端内接;所述橡胶圈嵌于抓持段内;所述锁紧壳体内壁上设有与主壳体后端相连的内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向后的锁紧壳体内壁上设有半径逐渐收窄的倾斜面,且相连后与抓持段位置对应;所述抓持件、橡胶圈和锁紧壳体上都设有供缆线贯穿的线缆孔;所述橡胶圈为圆柱状结构,且圆柱壁上设有一条便于将缆线容纳于线缆孔的断开间隙;连接时,所述线缆穿过锁紧壳体、橡胶圈和抓持件上的线缆孔至前端,逐步旋紧锁紧壳体,并通过倾斜面使抓持条向内收紧橡胶圈,从而锁紧线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防水性,所述抓持件连接段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道弹性圈,所述抓持件连接段通过弹性圈与主壳体后端内壁紧密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锁紧时的灵敏度,所述抓持件上抓持条的自由端设有与锁紧壳体内壁上倾斜面相适配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防水性,在锁紧壳体锁紧后与主壳体复合的区域段内,所述主壳体上至少设有一道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闭合壳体上中心对称设有至少一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上分别设有凸块;所述主壳体前端外壁上设有限制滑动壳体向前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上中心对称开有至少一组凹槽;对应卡合部上设有的凸块,所述滑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相应的引导槽和卡槽;相连时,闭合壳体上的卡合部插入主壳体上的凹槽卡合,所述滑动壳体通过引导槽使得卡合部上的凸块卡入滑动壳体上的卡槽实现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使用和安装,所述滑动壳体外壳上设有与引导槽位置对应的指示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防水性,所述主壳体上限位凸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密封弹性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防水性,所述橡胶圈与抓持件相作用的端面上沿着圆周壁向外延伸形成倒角结构,所述抓持件连接段内壁上形成与倒角结构相适配的倒角槽,连接时,橡胶圈端面上形成的倒角插入倒角槽中,并通过抓持段上的抓持条抓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1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吹微缆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光纤熔纤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