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蘑菇房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0496.4 | 申请日: | 2016-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景芹;郭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景芹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蘑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室内使用并具有观赏和教育价值的小型蘑菇房。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常见的有:猴头、花菇、姬菇、榆黄菇、袖珍菇、口蘑、灵芝、牛肝菌等。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一般在发菌阶段,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出菇或出耳时,也即生长阶段,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
现有食用蘑菇栽培一般是在专业场所进行,通常利用旧房屋、地下室、防空洞、大棚等改建而成的较大密闭空间,也有一些是采用带有加湿、通风、加热功能的钢结构厂房构建,但工艺和管理较为复杂,上述两类蘑菇房占地面积大、投资较多。由于蘑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证蘑菇房具有一定的密闭性,尤其是要具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培养环境,还要不间断的对蘑菇房进行通风,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换进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保证蘑菇的生长。
因此,小型化的蘑菇房开发及应用一直是个难题,使得蘑菇培养依然只能停留在大型化的生产场所内,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法近距离和直观的了解到蘑菇培养和成长过程。目前,还没有适合在家庭、学校、酒店、宾馆等室内场所使用的小型蘑菇房。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505877 B)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空调蘑菇房的整体结构”,由含有型钢檩条的保温房顶和四周立墙构成。空调蘑菇房包括走廊、多间栽培间、进出料大门、采菇门、若干排多层床架、空气调节系统及其配套设施。每排床架包括立柱、侧挡板、层间横梁、床底架及活动端板。每排床架的立柱的上端直接与保温房顶的型钢檩条连接;每排床架的层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内侧墙及蘑菇房的两侧立墙连接;进出料大门的门板上或大门两侧的立墙上还开设有包括自垂式百页风口及初效过滤器的排风调节窗;每间栽培间分别在床架的上方水平向地设置送风分配软管,该送风分配软管与专用空调的出风口连通;电气控制柜分别与设在每间栽培间内的料温传感器、气温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电连接。该发明属于大型的专业蘑菇房,系统及管理复杂,成本较高,无法在家庭、学校、酒店、宾馆等室内作为小型的培养蘑菇装置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蘑菇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小型蘑菇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培养室,培养室内设置水槽和用于放置菌孢的固定槽,水槽内安装雾化装置,所述培养室顶部开有换气孔,培养室侧面开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换气装置和过滤装置。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培养室包括下端扣合在底座上的筒体,筒体上端安装盖板,所述换气孔、排气口分别设置在盖板和筒体上。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盖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弧形板两侧向外对称安装用于方便拿取的凸块。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筒体和底座均为椭圆形,所述排气口设在筒体中部,筒体椭圆的长轴两端各设有1个,所述换气孔位于固定槽的正上方。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底座顶面为下凹的弧形面,所述水槽设在弧形面最低区域,水槽底部设有排水滴漏;所述固定槽为筒状,筒状的固定槽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弧形面的上侧、下侧,固定槽下端密闭;所述固定槽在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槽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雾化装置为雾化器,所述换气装置为风扇,所述过滤装置为无菌过滤网,无菌过滤网安装在排气口的内侧,所述雾化器、风扇分别与定时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定时开关的供电端连接12-24V的变压器。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定时开关为24段微电脑时控开关,定时开关设置有2套,分别用于控制雾化器和风扇;所述定时开关、变压器均设置在底座下部内侧。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水槽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敷设有雾化器与定时开关连接的电缆,穿线孔与电缆之间安装密封装置。
如上所述的小型蘑菇房,所述水槽外侧设有吸收培养室内二氧化碳的第一培养槽和饲养水生动物的第二培养槽,所述第一培养槽、第二培养槽上部与水槽之间均设有连通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景芹,未经徐景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0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金属食用菌棒补水针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