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5961.5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景光;赵娇娇;罗亭然;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手机 充电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运用的普及与便捷,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目前的智能手机续航能力不到一天,所以需要每天对其进行充电,频繁的充放电给人们的用电安全带来了很多隐患。近年来,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引发爆炸伤人和触电等意外时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和手机温度过高,导致锂电池瞬时放电产生大量电流,进而引发爆炸伤人意外。2)、由于充电方式不当,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等烧坏手机电路板。3)、充电器绝缘老化、充电器长期不拔,边充电边玩儿手机,都易引发的意外事故。故设计一款安全的新型智能充电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手机在充电过程中,若出现温度过高、过电压、过电流等情况,该系统自行跳开与电源的连接,保护手机免遭其损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包括充电器保护模块、USB数据线、手机保护模块。所述充电器保护模块包括充电器保护单元、微型继电器,所述充电器保护单元、微型继电器均与电源线相连,充电器保护单元连接微型继电器,所述充电器保护模块设置有第一USB接口,微型继电器安装在第一USB接口处。所述手机保护模块包括检测与控制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单元、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检测与控制单元,检测与控制单元连接过压过流保护单元。手机保护模块设置有第二USB接口。USB数据线两端分别与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连接。
所述微型继电器串联在电源线上。
所述过压过流保护单元安装在电源线上,并与电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有意效果如下:
手机在充电过程中,若有温度较高、电池内部短路、过充电等情况的发生。手机充电器可自动切断充电,使手机与电源隔离,避免人员在边充电边玩手机时发生触电事故,当手机发生异常时,及时切除故障,防止了对手机造成进一步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手机充电保护系统,包括充电器保护模块1、USB数据线2、手机保护模块3。
所述充电器保护模块1包括充电器保护单元1.1、微型继电器1.2,所述充电器保护单元1.1、微型继电器1.2均与电源线相连,充电器保护单元1.1连接微型继电器1.2,所述充电器保护模块1设置有第一USB接口1.3,微型继电器1.2安装在第一USB接口1.3处。
所述手机保护模块3包括检测与控制单元3.1、过压过流保护单元3.2、温度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3连接检测与控制单元3.1,检测与控制单元3.1连接过压过流保护单元3.2。
手机保护模块3设置有第二USB接口3.4。
USB数据线2两端分别与第一USB接口1.3、第二USB接口3.4连接。
所述微型继电器1.2串联在电源线上。
所述过压过流保护单元3.2安装在电源线上,并与电池3.5相连。
所述USB数据线2包括四根线:两条电源线、两条信号线。电源线连接在充电回路中,信号线与充电器保护模块1和手机保护模块3相连。
充电器保护单元1.1 由一个译码器和一个微型继电器组成。
检测与控制单元3.1由手机的CPU处理器模块组成。
过压过流保护单元3.2是由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等构成的、能实现电压电流采集的集成模块。
温度传感器3.3采用SD18B20的温度传感器模块。
工作原理:
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的手机保护模块3实时检测充电状况,若出现温度过高、过电压、过电流等情况异常情况,相应的温度传感器3.3、过压过流保护单元3.2会相应的动作,检测与控制单元3.1发送跳闸命令,给充电器保护模块1,充电器保护模块1收到命令后作用于微型继电器1.2跳闸,完成手机与充电器的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5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林废弃物粉碎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煤钒矿的磨矿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