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05269.4 | 申请日: | 201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卢天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天炜 |
| 主分类号: | A47J31/40 | 分类号: | A47J31/40;A47J31/46;A47J31/44;A47J31/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茶装置。
背景技术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瑰宝。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也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目前的泡茶装置,通常只注重最终茶水的产出,而不注重泡茶的过程,且对泡茶的手法基本上选择忽略。泡茶机中的水通常是直接通过水管灌入加热室中,与茶叶混合煮沸后即将茶水排出。但事实上,泡茶时手法细微变化可能导致茶汤滋味天壤之别。
泡茶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口感,对于茶水比、水温、时间等的控制很重要。已有的自动泡茶技术通过控制室水温和泡茶时间来实现自动泡茶,一般步骤是:1.水加热到设定温度;2.设定泡茶时间;3.按设定时间泡茶;4.泡好的茶水放出。然而,现有技术泡茶、煮茶功能需要分离实现,泡茶温度控制靠冲泡水温,对于水温的控制不足。泡完后如果不排出已有茶水,将无法马上进行下一次泡茶过程。专利申请号201510489718.6的发明专利没有专门设置盛茶的容器;专利申请号为201210555216.5的发明专利,虽然也设置了专门的盛茶容器,但是与泡茶的装置分为两部分,不便于搬运。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材质多为碳钢、不锈钢和塑料等。碳钢、不锈钢材质的泡茶机让用户无法直观泡茶过程,减少了欣赏泡茶过程的乐趣;塑料材质的泡茶机长期使用后在清洗时可能会留下明显的划痕,影响美观。另外,冲泡的控制只能在泡茶机前通过操作面板实现,用户体验差,自主性差,无法远程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泡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泡茶装置包括:
开水器、蒸汽发生器和至少一台泡茶设备,所述的开水器与泡茶设备之间通过管路进行供水,每台泡茶设备与开水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加热补偿装置;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与泡茶设备中用于泡茶的腔室之间通过蒸汽管道相通。
该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优选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泡茶设备不少于2个,且不同泡茶设备前端的加热补偿装置的补偿温度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泡茶设备包括:
用于泡茶的第一罐体;
用于存储煮好的茶水的第二罐体,所述的第二罐体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有用于控制茶水排放的出水控制结构;
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罐体中煮好的茶水进入第二罐体存储。该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进一步的优选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和设置于连接结构本体内的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一端连通第一罐体内腔,另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二进水管一端相连,第二进水管另一端与第二罐体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罐体和/或第二罐体采用石英玻璃为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控制结构包括:
内设空腔的外套体,所述第二罐体上的排水口与外套体内空腔相通;外套体内空腔上连接茶水出口;
设置于外套体空腔内的柱塞杆,柱塞杆上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封堵茶水出口;
以及连接于柱塞杆上的第一手柄,用于控制柱塞杆在外套体空腔内往复运动;第一手柄位于初始位置时,密封圈堵住茶水出口;拉动第一手柄偏离初始位置一定距离时,密封圈脱离茶水出口,使外套体内空腔与茶水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罐体内设置有进出水结构,所述的进出水结构包括:
用于提拉的杆体;
以及伸入杆体内的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连接开水器热水出口,且第一进水管和/或杆体上位于第一罐体内的部位开设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出水孔,用于使第一进水管中的水通过出水孔均匀喷洒于杆体的四周。该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式。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杆体底部还设有隔离活塞,所述的隔离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所述的活塞本体的横截面镂空,使水能透过;
覆盖于活塞本体上表面的滤网;
以及至少一个环绕于活塞本体上的O型圈,用于与泡茶器内壁贴合起到隔离活塞上下运动时的隔水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杆体顶部固定有球头,杆体上环绕设有凸起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天炜,未经卢天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5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