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头盖呼吸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94429.X | 申请日: | 2016-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志贺光男;白建国;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盖 呼吸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缸头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缸头盖呼吸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通用发动机的气缸头盖一般采用阀片式,长时间使用阀片容易损坏,阀门不能及时关闭,导致出现喷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喷油现象的缸头盖呼吸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头盖呼吸系统,包括缸盖本体、呼吸板和回油板,所述缸盖本体和呼吸板固定形成沉淀腔,所述呼吸板和回油板固定形成回油腔和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沉淀腔连通,所述沉淀腔与回油腔连通,所述回油腔内设有回油孔,所述沉淀腔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板上设有漏油孔以及漏油柱,所述漏油柱设有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板上设有回油槽以及与回油槽连通的回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腔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缓冲油气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为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呈迷宫式。
本实用新型缸头盖呼吸系统将进气通道与发动机体内的气门分配室连通,然后通过回油孔与储油箱连通,利用各腔室之间的压差,保持油雾在沉淀腔内进行分离,然后在回油腔内集中回流到储油箱,取消了阀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喷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另一剖视图。
图4是曲轴室和储油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门分配与储油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摇臂的俯视图。
图8是缸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的剖视图。
图10是缸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呼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回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带有缸头一体的发动机体1,缸头盖2和储油箱3,所述缸头盖2和储油箱3均设在发动机体1的上端,所述储油箱3位于发动机体1外。
参考图2至图5,所述在发动机体1内设有曲轴室11、气门分配室12以及所述曲轴室11下方设置的阀门室13,阀门室13内设有单向阀131,所述曲轴室11与气门分配室12之间通过阀门室13连通。所述发动机体1上端设有缸头盖2,所述发动机体1下端还设有飞轮14;所述缸头盖2与大气相通,所述缸头盖2设有出气孔211,所述出气孔211与气门分配室12连通,使其气门分配室12的上端与大气相通。所述储油箱3位于飞轮14的上方,合理利用了飞轮14与发动机空缺,相比现有设计将储油箱3设在发动机体1内,减小了整个发动机占用空间,使其发动机体1积减小,用作剪切机或链锯的动力源时,整个器械的重心更靠近人体的中心,使用更加方便和便于控制。
所述阀门室13内设有阀孔和循环流道,阀门室13通过阀孔与曲轴室11连通,所述阀门室13循环流道与气门分配室12连通。所述单向阀131为膜片式阀片设在阀门室13内,用于打开或关闭阀孔。由于活塞的升降运动,曲轴室11内的压力是脉动的,在正、负压力间交替变换;当曲轴室11内的压力升高时,阀片打开阀孔;当曲轴室11内的压力减小时,阀片关闭阀孔。所述曲轴室11内设有曲轴111,曲轴111与活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用复合式水套气缸盖
- 下一篇:一种转子式斯特林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