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紧出模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87920.X | 申请日: | 201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3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崔雄伟;杨助喜;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22 | 代理人: | 张东浩 |
| 地址: | 3017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紧出模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锁紧出模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精密工具,具有形状复杂,能够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有的模具通过压柱向模具施加压力,在高温、高压下熔化为流动状态,并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逐渐固化成件,大多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加工出来的零件大多由于流道为平面直线型导致零件因为冲压不均匀,导致毛刺突出,大小不均匀,且模具的顶针结构不能够完全的顶出加工完成的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工作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存在一次只能加工一个,流道为平面直线型和顶针结构不能够完全的顶出加工完成零件的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锁紧出模模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锁紧出模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连接,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上模具一侧设置有注浇口,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长方体的成型腔压板,所述成型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注浇口连接的引流台,所述引流台连接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两侧设置有成型模,所述成型腔的边角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压板配合的凸台;所述引流台连接所述流道的一端到所述流道的另一端的流道深度逐步递减0.1mm,所述成型模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流道连接的进流槽,所述成型模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内部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深入至所述下模具。
更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的四周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深入至所述下模具。
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道为条形流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注浇口为圆形梯台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前端设置有排气槽凹槽,所述排气槽凹槽连接设置有排气槽流道,所述排气槽流道的深度为0.2—0.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的轴向两个之间的距离为30mm—50mm设置在所述流道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台为圆形,连接所述流道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为梯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能够加工多个零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节约加工成本;流道内部和成型模的四周设置的顶针,能够整体托起整个零件,防止加工完成的零件难以顶出,引流台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所述流道的深度随所述成型模的两侧逐步递减0.1mm,能够防止冲压不均匀导致的零件厚度不一;排气槽前端设置有排气槽凹槽,排气槽凹槽连接排气槽流道,排气槽流道的深度为0.2—0.5mm,具有结构合理,有效增加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出模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出模模具装置的成型腔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出模模具装置的成型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的俯视图。
图中:1是上模具、2是下模具、3是定位销、4是成型腔、5是注浇口、6是成型腔压板、7是引流台、8是流道、9是成型模、10是凸台、11是排气槽、12是顶针、13是排气槽凹槽、14是排气槽流道、15是进流槽、16是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7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