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86626.7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陈晓忠;邱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东 |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80/00;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机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电机,如图1所示,由于管罩长、尺寸大、较笨重,影响了整个机组的经济性。如何减小大扩散角管罩的长度已成为提高罩式风力发电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风机制造成本及经济性分析,我们计算得出B≤ 0.33D2,是比较经济的。这就意味着,应当把管长缩短67%。然而,管长缩短,“管罩”就成了“环罩”,出现了附面层分离问题。如图2所示,附面流在环罩的中后部发生急剧的分离,这种脱离的现象影响了环罩的增速效应。
在空气动力工程“气流分离动力学”的经典著作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环罩中部吹气法”。采取这种办法可以做到B≤0.33D2,其机理是:在吹气的空隙附近附面层出现局部分离,产生小涡。随后又“再附”于环罩内面。从而保住了附面层,保持了环罩的增速效应,如图3所示。但是,这种办法需要附加吹气设备,并需消耗功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适用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具有平稳的对风性能、高效的发电性能、灵敏的起动性能和疾风失速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包括环形稀土永磁发电机、多叶片无轴风轮、环形转子及其环形支撑、翼型断面罩体、机头的支撑结构及塔架;多叶片无轴风轮位于环形转子内部并由翼型断面罩体内环形支撑来限位和支持;环形转子位于多叶片无轴风轮的外缘,由若干硅钢片叠制而成,内部镶有多对钕铁硼磁钢,作为风轮的环形支撑,环形稀土永磁发电机的定子镶在翼型断面罩体的喉部内,由若干硅钢片叠制而成,没有电刷,线圈的引出线布置在翼型断面罩体内;翼型断面罩体通过机头的支撑结构与塔架相连;所述翼型断面罩体包括前罩和后罩,前罩断面为流线翼型,后罩为薄壳翅型;前罩与后罩之间设有缝隙,并使罩型曲线保持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平稳的对风性能:大于等于0.3m/s即可平稳对风;
2)高效的发电性能:由于环罩的负压抽吸作用,可使风速增达一倍风功率增加8倍,发电效果明显;
3)灵敏的起动性能:由于风轮直径小,转动惯量不大,可捕捉阵风的能量;
4)疾风失速的性能:当风速超过7级(疾风)时,失速效应展现出来,无需调节桨距,既能起到功率限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长罩管风力发电机的示意图。
图2为将管长缩短67%的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采用环罩中部吹气法的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式电机的环罩风力发电机,包括环形稀土永磁发电机、多叶片无轴风轮、环形转子及其环形支撑、翼型断面罩体、机头的支撑结构及塔架;多叶片无轴风轮位于环形转子内部并由翼型断面罩体内环形支撑来限位和支持;环形转子位于多叶片无轴风轮的外缘,由若干硅钢片叠制而成,内部镶有多对钕铁硼磁钢,作为风轮的环形支撑,环形稀土永磁发电机的定子镶在翼型断面罩体的喉部内,由若干硅钢片叠制而成,没有电刷,线圈的引出线布置在翼型断面罩体内;翼型断面罩体通过机头的支撑结构与塔架相连;所述翼型断面罩体包括前罩和后罩,前罩断面为流线翼型,后罩为薄壳翅型;前罩与后罩之间设有缝隙,并使罩型曲线保持一致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风,无需外加吹风装置。当自然风沿前罩外表面平顺流动时,能够均匀有力地向后罩内壁吹气,给附面流补充能量,使附面流平稳地往后罩内面流动,从而避免了附面层的分离。我们知道精确的开缝设计,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东,未经陈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6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侧按键结构、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薄膜键盘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