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84472.8 | 申请日: | 201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韦鲁滨;孙铭阳;曾鸣;朱学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B03B5/66 | 分类号: | B03B5/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倾斜 分选 流化床 | ||
1.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流管(13)、电动阀门(12)、锥体段(7)、PID控制器(11)、流体分布器(10)、流体分布器段(6)、压力传感器(9)、直筒段(5)、第一变径段(4)、第二变径段(3)、倾斜板(8)、溢流槽(2)和给料漏斗(1);所述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的锥体段(7)上部连接流体分布器段(6),直筒段(5)位于流体分布器段(6)上面,所述直筒段(5)上方依次设置第一变径段(4)和第二变径段(3),且所述第二变径段(3)内沿给料漏斗(1)下方的给料管对称布置一组倾斜板(8);所述锥体段(7)、流体分布器段(6)直筒段(5)、第一变径段(4)和第二变径段(3)相互之间通过法兰和橡胶垫片实现连接和密封;所述给料漏斗(1)由第二变径段(3)中央插入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17)内,给料漏斗末端位于第一变径段(4)内;所述溢流槽(2)边缘高于第二变径段(3),且围绕在第二变径段(3)外部偏上位置,且所述溢流槽(2)一侧设有用于排除溢流的出口;所述压力传感器(9)位于流体分布器(10)上部一定位置处,所述流体分布器(10)为带孔的平行管结构,平行管两端分别连接到流体分布器(10)的上升水流主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4)横截面积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变径段(3)横截面积由下到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倾角范围均为2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段(3)内设置的一组倾斜板(8)之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段(3)内设置的一组倾斜板(8)之间相互不平行,此时相邻倾斜板的上、下边缘间隔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对称布置的一组倾斜板(8)的最内侧一对倾斜板紧贴入料管管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对称布置的一组倾斜板(8)的最内侧一对倾斜板可直接与给料漏斗(1)连接为一体,此时最内侧一对倾斜板亦为入料管管壁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段(3)内设置的一组倾斜板(8)位于同一轴向高度区间上,倾斜板所跨轴向距离可小于或等于第二变径段(3)所跨轴向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倾斜板 的变径分选流化床的锥体段、流体分布器段、直筒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或圆形与矩形的组合。
10.一种包括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的粗煤泥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17),还包括上升水流旁路阀(14),流量计(15),上升水流流量调节阀(16),给料流流量调节阀(18),给料流旁路阀(19),给料槽(20),清水槽(21),离心泵(22),支架(23),螺杆泵(24);离心泵(22)、流量计(15)、上升水流流量调节阀(16)构成上升水流控制系统,上升水流分别经离心泵(22)、流量计(15)、上升水流流量调节阀(16)以及流体分布器(6)给入到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给料槽(20)、螺杆泵(24)和给料流调节阀(18)构成给料控制系统,给料流分别经螺杆泵(24)、给料流调节阀(18)和入料漏斗(1)给入到内置倾斜板的变径分选流化床第一变径段(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4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