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避震坐垫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4587.4 | 申请日: | 201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尹江洋;张志刚;陈海俊;潘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J7/32;B62J1/28;F03G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坐垫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坐垫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上下颠簸震动,也产生了震动的能量,以往人们都是在车辆上安装了弹簧或避震坐垫,以减缓车辆颠簸带来的不适,但是,并不能有效的利用车辆震动的能量,当前,环保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一种既环保又节能,并可以将车辆运行过程中上下震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就被提出。
现在有一些利用车辆震动的技术来发电,但是一般都是通过震动带动飞轮,切割磁感线,将震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维修麻烦,而且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震动频繁,并不能稳定发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避震坐垫发电装置,解决目前采用震动带动飞轮切割磁感线发电,发电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解决由于在避震坐垫上安装发电组件,使得避震坐垫不能正常避震及由于压力发电片受到的压力面积大,不能很好的接收压力势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避震坐垫发电装置,其包括避震坐垫,该避震坐垫包括避震弹簧;于避震弹簧上端设有双层钢板;于双层钢板之间设有压力发电组件;所述压力发电组件包括设于双层钢板之间四周的多个支撑弹簧,及设于双层钢板之间的至少一个压力发电片;且支撑弹簧的总弹性系数小于避震弹簧的弹性系数;蓄能组件,该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电联接。
所述压力发电片下部均匀设有四个下垫脚,于压力发电片上部中间设有一个上垫脚。
所述蓄能组件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和蓄电池,且其还连接有一USB插口,在需要充电时候,把用电器插上USB插口,即可充电;所述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电包裹在坐垫里面,防止爆晒和尘埃,坐垫里面设置防水布,防止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进水;USB充电插口设置在坐垫外面;USB插口带有防水罩,充电时候拔开;充电完毕后插回USB插口,防水防尘。
所述压力发电片包括压电陶瓷和基板,发电陶瓷电连接为正极,基板电连接为负极。
所述双层钢板四周边缘相对设有通孔,所述双层钢板通过螺丝固定。
一种自行车避震坐垫发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避震坐垫,该避震坐垫包括避震弹簧;
(2)于避震弹簧上端设置双层钢板;
(3)于双层钢板之间设置压力发电组件;该压力发电组件包括设于双层钢板之间四周的多个支撑弹簧,及设于双层钢板之间的至少一个压力发电片;且支撑弹簧的总弹性系数小于避震弹簧的弹性系数;
(4)设置蓄能组件,该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电联接;
(5)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避震坐垫伸缩缓冲路面的震动,并向压力发电组件传递压力势能,支撑弹簧也随之伸缩往复运动,在支撑弹簧被压缩时,压力发电片受到双层钢板的压力,产生电流,电流经过处理后对蓄能组件进行蓄能,从而实现发电。
所述压力发电片下部均匀设有四个下垫脚,于压力发电片上部中间设有一个上垫脚。
所述蓄能组件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和蓄电池,且其还连接有一USB插口,在需要充电时候,把用电器插上USB插口,即可充电;所述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电包裹在坐垫里面,防止爆晒和尘埃,坐垫里面设置防水布,防止蓄能组件与压力发电组件进水;USB充电插口设置在坐垫外面;USB插口带有防水罩,充电时候拔开;充电完毕后插回USB插口,防水防尘。
所述压力发电片包括压电陶瓷和基板,所述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如下重量份数预备各组分:
(2)将步骤(1)的陶瓷粉体、丙烯酰胺、交联剂、分散剂和碳化硅,在转速为1000r/min条件下,进行球磨3~4小时,得到陶瓷浆料;
(3)向步骤(2)所得到的陶瓷浆料中加入戊酸,并在400r/min条件下,继续球磨2小时;
(4)向步骤(3)中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进行搅拌发泡,得到陶瓷泡沫浆料;
(5)将步骤(4)中的陶瓷泡沫浆料注入模具中,并加入固化剂和黏结剂,进行固化,然后置于50℃烘箱内干燥12小时,然后进行高温烧结,得到压电陶瓷。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分散剂为阿拉伯树胶;所述催化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钙;所述黏结剂为聚乙烯醇PV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4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