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1164.9 | 申请日: | 2016-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庆;刘丽超;李海滨;王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达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49 | 代理人: | 侯绪军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电缆 接头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测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电缆接头处温度的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电力电缆连接头处经常会出现因接头破损、接地不良等导致接头温度异常升高,容易导致火灾、爆燃等事故。目前对电力电缆接头温度的监测,一般使用测温光纤进行检测。测温光纤一般用于电力电缆全长的温度测量,其定位精度在0.5m左右,无法实现对接头处全周测量,所以在电缆接头位置无法精确的测出接头处的温度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电缆接头全周进行监测、测量精度高的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包括:沿电缆接头轴向布置的测温带,测温带上沿纵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测温带至少有两条,并围绕电缆接头圆周均匀布置;
还包括:温度采集处理模块、移位寄存器、单片机、报警模块、显示屏、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上位机和移动终端;
每个温度传感器适配一温度采集处理模块,温度采集处理模块通过移位寄存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显示屏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上位机无线连接;所述上位机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处理模块包括插针座J1、电阻R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肖特基双二极管D1;
插针座J1为温度传感器的接口,插针座J1的1脚与电感L1一端连接,插针座J1的2脚接地;电感L1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连接至移位寄存器;电感L1与插针座J1之间的节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感L1与电阻R1之间的节点通过电容C2接地,电容C2与电阻R1之间的节点连接肖特基双二极管D1。
进一步地,每条测温带上设置六个温度传感器,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0cm。
进一步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路和报警灯;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光耦U1;
二极管D2的负极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光耦U1的2引脚连接,电阻R2一端接电压源,电阻R2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1引脚,光耦U1的4引脚接电压源,光耦U1的3引脚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压源,二极管D3与报警灯并联。
进一步地,肖特基双二极管为BAT54S肖特基双二极管。
进一步地,移位寄存器为74LS165移位寄存器。
进一步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短信发送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沿电缆接头周向设置多条测温带,每条测温带上均匀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能将温度异常变化点精确定位,且可对电缆接头全周进行监测。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温度采集处理模块过滤、保护、分压后经移位寄存器发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确保温度检测准确,提高测温精度。因温度传感器数量较多,设置移位寄存器扩展单片机的端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温度采集处理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3是报警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包括:沿电缆接头1轴向布置的测温带2,测温带2上沿纵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3;测温带2至少有两条,并围绕电缆接头1圆周均匀布置。为提高温度异常变化点的精确定位,在每条测温带2上设置六个温度传感器3,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达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达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1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花卉莲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活性功能成分酵素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