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81485.2 | 申请日: | 2016-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黎敏;黄利锦;方学兴;白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38 | 分类号: | F01N3/38;F01N3/023;F01N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发动机 尾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
低温升温器,所述低温升温器设置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下游,包括:
圆筒形的升温器壳体,所述升温器壳体与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口连接;和
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以垂直的方式或斜插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升温器壳体的侧壁上,使得所述点火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升温器壳体中;以及
微粒捕集器,所述微粒捕集器为壁流式蜂窝式陶瓷过滤器,用于捕集来自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
圆柱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由外套筒和内套筒套叠而成;
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进油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油管用于引入燃油,所述进气管用于引入新鲜空气;
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部上的预热部,所述预热部由预热棒、蓄热体和喷嘴座构成,与所述进油管和/或进气管连通;
设置在所述套筒侧壁上的点火部,所述点火部包括陶瓷点火塞和用于固定所述陶瓷点火塞的安装座;和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由所述内套筒构成,与所述预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棒和所述陶瓷点火塞由氮化硼棒体或氮化硅棒体和发热丝构成,所述发热丝内置在所述氮化硼棒体或氮化硅棒体内,所述发热丝为钨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圆筒状,其前端部分的外侧壁中设置有螺旋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前端部分的侧壁厚度,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方形、半圆形或者U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包括直径较大的固定部和直径较小的、与所述蓄热部的前端部分相配合的配合部,其中在所述固定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喷出燃油和/或燃油-空气混合物的喷嘴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套筒连通,其中在所述喷嘴座的配合部的侧壁中等距设置有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凹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内还设置有喇叭形导管,所述喇叭形导管与所述喷嘴座连接,包括圆筒形导管和由所述圆筒形导管伸出的扩张成喇叭状的数根导管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设置成第一进油管部分、第二进油管部分和第三进油管部分,所述第一进油管部分和所述第三进油管部分沿着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进油管部分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部或者设置在所述套筒外侧,位于火焰喷出的路径上,其中所述第二进油管部分设置成U形弯管、半圆形弯管、蛇形弯管、螺旋形弯管或带支路的歧管的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以斜插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升温器壳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点火装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升温器壳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15-7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升温器壳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15度、30度、45度、60度或7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的中心线与所述升温器壳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45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与固定有所述点火装置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等距设置有数个半圆形的倾斜挡片,所述挡片的半圆形侧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其与来自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相迎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的夹角为90至17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与来自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相迎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的夹角为95度、100度、105度、110度、115度、120度、125度、130度、135度、140度、145度、150度、155度、160度、165度或17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与来自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相迎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的夹角为120度或12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14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调节隔热系数的红外线电热圈
- 下一篇:微波解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