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80088.3 | 申请日: | 201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奉向东;李明华;梁锐振;向阳;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C02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刘淑珍 |
| 地址: | 24108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治理 生态 砾石 | ||
1.一种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砼底座(1),在所述钢砼底座(1)上设置有砾石层(7),在所述砾石层(7)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渠道(3),所述进水渠道(3)设置有进水管(2),在所述砾石层(7)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渠道(5),所述出水渠道(5)设置有出水管(4),在所述砾石层(7)内埋置有多功能纳米材料复合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出水管(4)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4)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设置在所述进水渠道(3)的中下部,所述出水管(4)设置在所述出水渠道(5)的中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道(3)的高度和所述出水渠道(5)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砾石层(7)的上表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砾石层(7)的上方设置有植物生长区域(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的生态砾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纳米材料复合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10~15cm的除COD材料层、5~10cm的除重金属材料层、10~20cm的除氨氮材料层以及10~20cm的精度除磷纳米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00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