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40088.0 | 申请日: | 2016-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柏文峰;吴志宏;董周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68;E04B1/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夯土 砌块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夯土民居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在我国西部地区贫困乡村中广泛运用。夯土民居也是传统特色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族文化大省云南为例,其26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民居都或多或少采用生土作为建筑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有抗震夯土墙技术在新农村抗震民居中使用,抗震夯土墙外维护墙有着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室内隔墙也采用夯土墙使得建筑室内使用面积减少,且费工费时。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的不足,提出改进技术,减轻施工强度,进而为抗震夯土墙的大力推广打下基础。
其主要问题是,目前在宅基地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夯土墙体所占面积较大,夯土施工效率比较低,建筑室内使用面积减少。这一问题急需改进。
因此,为实现减少宅基地面积,减轻施工强度,增加建筑室内使用面积,有必要开发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进而使宅基地面积减少,施工强度降低,增加建筑室内使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夯土墙的占地面积大,室内使用面积小,施工效率低等缺点,振兴生土建筑,降低施工强度,增加建筑室内使用面积,减少宅基地,传承生土建筑特色,提供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夯土墙2、砌块墙10、构造柱8、马牙槎9、曲尺状抗裂网3、水平拉结钢筋Ⅰ4、水平拉结钢筋Ⅱ7、箍筋5、竖向钢筋6;
构造柱8的竖向钢筋6和箍筋5在混凝土条形基础1上固定成构造柱8的钢筋骨架,再进行水平拉结钢筋Ⅰ4、水平拉结钢筋Ⅱ7的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上的夯土墙2每夯筑一定高度,在夯土墙2上构造柱8的周围水平铺上曲尺状抗裂网3,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上的轻质水泥砌块墙10与构造柱8连接处每隔一定距离预留马牙槎9的位置,将混凝土沿马牙槎9的预留孔洞的位置灌注到构造柱8的钢筋骨架与轻质水泥砌块墙10的预留马牙槎9预留孔洞内形成构造柱8与马牙槎9。
所述夯土墙2与砌块墙10交汇处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8,竖向钢筋6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上。
所述水平拉结钢筋Ⅰ4在夯土墙2内末端呈直角。
所述水平拉结钢筋Ⅱ7在轻质水泥砌块墙10内末端呈直角,在构造柱8末端处回弯,直接钩住竖向螺纹钢筋6。
所述曲尺状抗裂网3在中部预留构造柱8位置,在夯土墙2每夯筑一定高度水平铺设。
所述构造柱8在夯土墙2夯筑完毕与轻质水泥砌块墙10砌筑完毕,再在马牙槎9的预留孔洞的位置灌注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墙体的整体性,增强了节点连接,提高了墙体整体抗震性能。其构造柱放入夯土墙内,三面为夯土墙,一面为砌块墙,不需要支模板,节约模板。夯土墙与构造柱处配抗裂网,加强构造柱对夯土墙的削弱处加强拉结。其夯土墙与构造柱之间有拉结钢筋,提高了夯土墙与构造柱的纵向拉结。隔墙用砌块墙取代夯土墙,降低了施工强度,减少了墙体所占面积,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构造柱钢筋骨架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曲尺状抗裂网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夯土墙与砌块墙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各材料层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纵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夯土墙与砌块墙连接节点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夯土墙,3-曲尺状抗裂网,4-水平拉结钢筋Ⅰ,5-箍筋,6- 竖向螺纹钢筋,7-平拉结钢筋Ⅱ,8-构造柱,9-马牙槎,10-轻质水泥砌块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夯土墙与砌块墙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夯土墙2、砌块墙10、构造柱8、马牙槎9、曲尺状抗裂网3、水平拉结钢筋Ⅰ4、水平拉结钢筋Ⅱ7、箍筋5、竖向钢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0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向桁架及建筑钢结构总成
- 下一篇:一种防水墙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