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37754.5 | 申请日: | 2016-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宋应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王前明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污泥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池(1),在所述反应池(1)上设有污水入水口(2)和净水出水口(3),所述的反应池(1)依次分隔成与污水入水口(2)连通用于分离污水和废渣的格栅区(4)、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接收废渣的废渣区(5)、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反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总氮的缺氧区(6)、与缺氧区(6)连通用于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氨氮与COD的好氧区(7)、与好氧区(7)连通用于沉淀悬浮填料的沉淀区(9)、与沉淀区(9)连通装有除磷填料的除磷区(10)、与除磷区(10)连通的消毒区(11),所述净水出水口(3)与消毒区(11)连通,所述悬浮填料内包埋有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6)和所述好氧区(7)内均装有悬浮填料,在缺氧区(6)和好氧区(7)分别设有使其内部的悬浮填料充分混合的搅拌器(12),在缺氧区(6)内设有为好氧区(7)供氧的供氧系统(13),在缺氧区(6)内设有将沉淀区(9)内的悬浮填料抽回至缺氧区(6)的回流泵(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竖直设有将所述格栅区(4)与所述废渣区(5)分隔开的第一隔板(15)、将所述格栅区(4)与所述缺氧区(6)隔开的第二隔板(16)、将所述缺氧区(6)与所述好氧区(7)隔开的第三隔板(17)、将所述好氧区(7)与所述沉淀区(9)隔开的第四隔板(18)、将所述沉淀区(9)与所述除磷区(10)隔开的第五隔板(19)、将所述除磷区(10)与所述消毒区(11)隔开的第六隔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隔板(17)的上部设有回流孔(21),在第三隔板(17)的底部设有鱼嘴形回流堰门(8),在所述第四隔板(18)的上部设有溢流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系统(13)为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在所述缺氧区(6)内设有将缺氧区(6)与纳米微气泡发生器隔开的第七隔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渣区(5)底部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上连有在废渣重量达到设定值后用于发送短信通知维护人员清理的GSM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9)内设有便于沉淀收集所述悬浮填料的倒锥形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氧区(6)与所述好氧区(7)的上部架设有横梁(24),所述搅拌器(12)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横梁(2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77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