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12019.9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鹿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H3/08 | 分类号: | D06H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 地址: | 2156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电子 装置 检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织布的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消耗来提升竞争力。纺织业生产出来的织布需要进行长度和质量的测量,检验车是整理车间的一种最基本的机台,它主要用于检测布料质量及长度的机台,织布计量长度不准影响到后续的加工质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现在的检测车存在检测精确度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其包括中空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织布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箱体内于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压辊,所述箱体内于所述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双压辊,所述第一双压辊及所述第二双压辊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箱体中部的两侧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步进电机,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上套接有一测量基准片,所述所述主传动轴的下部设置有一光电探头,所述箱体外部一侧面设置有一数显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压辊及所述第二双压辊均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辊和下辊。
优选的,所述上辊和下辊上均套接有一弹性层,所述上辊和下辊为过盈设置。
优选的,所述箱体于所述出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之间设置有一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设置有一固定器,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设置有一电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一锁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检测车上设置有光电探头、测量基准片以及数显表,更加方便测量织布的长度和质量,使工作人员能偶更为方便的读取数据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计长器,测量更为精确,维护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其包括中空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织布进出的进口11和出口12,箱体1内于进口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压辊13,箱体1内于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双压辊14,第一双压辊13及第二双压辊14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驱动电机,箱体1中部的两侧设置有一轴承2,轴承2之间连接有一旋转轴21,旋转轴2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步进电机,旋转轴21上设置有主传动轴23,主传动轴23上套接有一测量基准片3,主传动轴23的下部设置有一光电探头4,箱体1外部一侧面设置有一数显表5。
优选的,第一双压辊13及第二双压辊14均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辊16和下辊17。
优选的,上辊16和下辊17上均套接有一弹性层18,上辊16和下辊17为过盈设置。
优选的,箱体1于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一收卷组件6,收卷组件6包括设置于箱体1侧面的连接架61,连接架61之间设置有一收卷辊62,收卷辊62上设置有一固定器63,连接架61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架64。
优选的,收卷辊62的一端设置有一电动马达65。
优选的,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7,万向轮7上设置有一锁紧器7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检测车上设置有光电探头4、测量基准片3以及数显表5,更加方便测量织布的长度和质量,使工作人员能偶更为方便的读取数据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计长器,测量更为精确,维护更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鹿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鹿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2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