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973153.9 | 申请日: | 2016-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范满国;鲁东明;张术淦;张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邑市满国环卫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迎召 |
| 地址: | 261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垃圾 净化 功能 环卫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卫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
背景技术
环卫垃圾车一般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借助机、电、液联合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车厢、填装器和推铲等专用装置,实现垃圾倒入、压碎或压扁、强力装填,把垃圾挤入车厢并压实和推卸。其主要特点是垃圾收集方式简便、高效、具有自动反复压缩以及蠕动压缩功能,压缩比高,装载质量大,作业自动化,动力性、环保性好,整车利用效率高。整车为全密封型,压缩过程中的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厢,解决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目前的环卫垃圾车,一般在垃圾填装过程中进行压缩,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初步分离,但是其效果较弱,固体垃圾和污水需要送到垃圾中转站进行相应的处理,增加垃圾中转站的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卫垃圾车对于固液分离和污水的处理方式存在增加垃圾中转站工作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所述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包括驾驶室和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垃圾收容箱、气体净化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水箱;
所述垃圾收容箱的顶板上设有垃圾入口,所述垃圾收容箱内设有与所述垃圾收容箱的横断面相适应的推压板,所述推压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固定在所述垃圾收容箱的顶板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对应连接第一油缸控制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对应连接第二油缸控制器,所述垃圾收容箱的顶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喷淋头,若干个喷淋头与所述水箱连接;
所述垃圾收容箱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筛孔,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漏斗状的盖体,所述盖体下端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的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的内腔中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污水过滤装置的上端设有气体出口,下端设有污水出口;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内依次设有集尘滤网、脱硫滤网、除臭滤网以及除菌滤网,所述气体净化装置靠近所述除菌滤网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大气;
所述污水出口通过一抽水泵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排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推压板的两个侧端设有燕尾型滑轨,所述垃圾收容箱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适应的滑槽。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初沉室、生物处理腔、二次沉淀室、消毒室和污泥室,所述初沉室、二次沉淀室分别与所述污泥室连通,所述初沉室与所述生物处理室连通,所述二次沉淀室与所述生物处理室连接,所述消毒室与所述二次沉淀室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消毒室为紫外线消毒室。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消毒室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污泥室连通的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连接有污泥脱水设备,所述污泥脱水设备与所述水箱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包括驾驶室和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垃圾收容箱、污水过滤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水箱,垃圾收容箱内设有推压板和喷淋头,喷淋头与水箱连通,推压板对装入垃圾收容箱内的垃圾进行推压固液分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固液分离得到的气体进入气体净化装置进行空气净化处理,从而在环卫垃圾车上做出对垃圾的固液气的分离,以及污水和气体的净化处理,提高了整个环卫垃圾处理效率,减轻垃圾中转站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垃圾净化功能的环卫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驾驶室,2-车体,3-垃圾收容箱,4-气体净化装置,5-污水处理装置,6-水箱,7-垃圾入口,8-推压板,9-第一液压油缸,10-第二液压油缸,11-第一油缸控制器,12-第二油缸控制器,13-喷淋头,14-盖体,15-排污口,16-气体出口,17-集尘滤网,18-脱硫滤网,19-除臭滤网,20-除菌滤网,21-排气口,22-污水过滤装置,23-格栅,24-初沉室,25-生物处理腔,26-二次沉淀室,27-消毒室,28-污泥室,29-第一污泥泵,30-水泵,31-污泥脱水设备,32-抽水泵,33-第二污泥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邑市满国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昌邑市满国环卫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3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循环系统及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转换器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