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18170.5 | 申请日: | 2016-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昭;杨长青;郜博闻;李杭;祁小龙;黄陈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内窥镜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胃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饮食结构、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呈现攀升之势。对于这些疾病的早起诊断、早期治疗是避免癌症转移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最佳途径,如:早期胃癌在有效的外科手段以及放化疗辅助下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如果因早期未被发现而进展到晚期,其5年存活率将大大下降。另外,根据美国ASC(American Cancer Society)在2005年公布的研究结果,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在过去25年中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改善,而胃肠道息肉作为一种公认的胃癌、大肠癌等疾病的癌前病变,提前对胃肠道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早期发现胃肠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活检钳被大量应用,它是医生对消化疾病进行病理诊断的必备工具,而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在每次使用活检钳之后,医生都需要对活检钳进行彻底消毒,由于活检钳的头部构造比较复杂,造成活检钳的消毒难度很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活检钳投入到临床使用中,但是在使用一次性活检钳的过程中,活检钳仅有头部接触病人,取样结束后却要丢弃整个活检钳,这不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还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亟需提供一种消毒难度小、减少病人经济负担的活检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降低了消毒难度,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该活检钳包括:握持部、与握持部固定连接的钳体、带有钳头的头部以及用于控制钳头打开或闭合的钳头驱动机构,钳体与头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把钳体与头部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实现了钳体与头部的便捷拆卸,从而降低了活检钳的消毒难度,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进一步地,钳体内开设有通孔,钳头驱动机构包括套装在通孔内的第一传动部以及于握持部上设置的第一操控部,第一操控部与第一传动部连接,且第一操控部相对于握持部的轴线滑动;头部包括与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与支撑架连接的开合部以及与开合部连接的限位滑块,支撑架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滑块用于在限位孔中滑动;其中,第一传动部与限位滑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钳体与头部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与限位滑块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孔为条状限位孔。
进一步地,为使活检钳使用者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的大小,限位孔两侧设置刻度线,限位滑块所指刻度的范围与开合部开合角度之间呈一预设的比例关系。
进一步地,为便于活检钳使用者使用第一操作部,握持部上向内凹陷形成滑动槽,第一操控部用于在滑动槽中前后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为钢索。
进一步地,握持部呈圆柱体,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便于活钳体使用者的握持。
进一步地,钳体中开设的通孔为圆形通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钳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钳头支架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握持部和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内窥镜活检钳,如图1~7所示,该活检钳包括:握持部4、与握持部4固定连接的钳体2、带有钳头的头部1以及用于控制钳头打开或闭合的钳头驱动机构,钳体2与头部1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8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PP非开挖电缆保护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轨道式电缆放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