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筋卷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9689.7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7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助元;郑志诚;肖冉清;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A23P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521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筋卷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豆筋卷制机。
背景技术
豆筋卷制机用于将豆液膜卷起制成棒状豆筋,卷制机上设有豆筋棒,豆筋棒旋转将料槽内的豆液卷起以卷制豆筋,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卷制机的豆筋棒与转动传动机构固定连接,豆筋棒完成卷制后,豆筋棒无法从转动传动机构上转移,豆筋只能在卷制机上从豆筋棒上取下,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筋卷制机,豆筋棒可以快速方便的从传动机构上取下,方便将豆筋从豆筋棒上移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豆筋卷制机,包括豆筋棒和驱动豆筋棒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轮组和由轮组驱动回转的皮带,所述轮组包括导向轮、换向轮、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所述导向轮、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与皮带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换向轮与皮带的外表面接触并使上、下驱动轮同向转动,所述豆筋棒位于上驱动轮的下侧皮带与下驱动轮的上侧皮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的外表面开有道槽。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轮由电机驱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豆筋棒与上驱动轮的下侧皮带的接触点和豆筋棒与下驱动轮的上侧皮带的接触点分别位于豆筋棒竖向轴线的两侧,所述豆筋棒与上驱动轮的下侧皮带的接触点沿豆筋棒转动方向到豆筋棒与下驱动轮的上侧皮带的接触点之间的角度小于1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豆筋卷制机,豆筋棒由皮带的摩擦力驱动转动,皮带可快速、便捷的从皮带上移出,便于将豆筋从豆筋棒上取下;
2、本实用新型的豆筋卷制机,皮带的运行方向以及与豆筋棒的接触位置可以保证豆筋棒转动时不会脱离皮带,豆筋棒运行较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筋卷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豆筋棒、2-轮组、21-导向轮、22-换向轮、23-上驱动轮、24-下驱动轮,A-豆筋棒与上驱动轮的下侧皮带之间的接触点,B-豆筋棒与下驱动轮的上侧皮带之间的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豆筋卷制机,包括豆筋棒1和驱动豆筋棒1转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轮组2和由轮组2驱动回转的皮带3,豆筋棒1由皮带3驱动旋转。轮组2包括导向轮21、换向轮22、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导向轮21、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与皮带3的内表面接触,换向轮22与皮带3的外表面接触并使上、下驱动轮24同向转动,豆筋棒1位于上驱动轮23的下侧皮带与下驱动轮24的上侧皮带之间。如图所示,导向轮21、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形成外围,换向轮位于导向轮21、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形成的外围的内部,导向轮21、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逆时针转动,换向轮22顺时针转动,换向轮22使上驱动轮23的下侧皮带31与下驱动轮24的上侧皮带32的运行方向相反,即上驱动轮23的下侧皮带向右运行而下驱动轮24的上侧皮带32向左运行,在下侧皮带31和上侧皮带32作用下豆筋棒1逆时针旋转,当豆筋棒完成卷制后,直接将豆筋棒向左移动就可以将豆筋棒从皮带上移 出,操作便捷。
为了提高皮带3对豆筋棒的摩擦力以防止豆筋棒1打滑,皮带3的外表面开有道槽。
导向轮21、换向轮22、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作为主动轮来传动皮带,由于换向轮22位于中间位置,且其转向与导向轮21、上驱动轮23和下驱动轮24不同,因此将换向轮22作为主动轮由电机驱动旋转,以驱动其他轮和皮带,整个传动机构运行更加平稳,且电机启动时的阻力矩最小,电机磨损最小。
豆筋棒1与上驱动轮23的下侧皮带3的接触点A位于豆筋棒1竖向轴线的右侧,而豆筋棒1与下驱动轮24的上侧皮带的接触点B位于豆筋棒1竖向轴线的左侧,且沿豆筋棒1转动方向接触点A到接触点B之间的角度小于180°,也就是说沿豆筋棒转动方向从A到B的弧度小于π,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豆筋棒在转动时其上下两端在水平方向均被限制,豆筋棒转动时不会脱离皮带,豆筋棒运行更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9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发酵型豆奶饮品灭酶机
- 下一篇:一种豆腐皮机